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在学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之后,分别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与讨论1)
(1)甲同学实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他认为二者没有发生反应。为证明甲同学试管中的物质能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几滴____________________(填指示剂名称)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颜色变化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
(2)乙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与讨论2)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位同学依次将各自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形成无色溶液。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则该废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为了科学处理废液,两位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的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其它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I:还含有Na2CO3;
猜想Ⅱ:还含有NaOH;
猜想Ⅲ: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甲同学的实验过程如表所示,请你完成如表所示的实验报告:(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测定废液的pH | pH>7 | 废液中含有NaOH |
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Ⅲ成立 |
(反思与交流)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步骤1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④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需要用到的仪器有(从图1中选择,填序号)_____________,若用该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得的氧气用来完成图2所示的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固体是由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课外活动小组对这包白色固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假设下面各步都刚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棒在操作Ⅰ、Ⅱ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白色沉淀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2)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条件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浸没在植物油中 D 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并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2)t2°C时,将甲、乙各30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二所示。
①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该溶液为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B烧杯中的溶液全部倒入A烧杯中(甲和乙不反应),充分搅拌后,A烧杯中的固体_____ (填“全部溶解”、“部分溶解”或“不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微观、宏观及符合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E所示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A~D中,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同元素
(3)A、C所表示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1g锌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D.1g粗盐加1g水得到2g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学习小组进行“铝和酸溶液反应的探究”的活动。用铝片分别和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却几乎不反应。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的差异?
两种酸中氢离子浓度相同,那么存在的差异就可能跟H+所处的环境不同有关(如阴离子的不同)。
(作出猜想)猜想一:Cl-能促进金属铝与H+的反应。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有保护作用,使H+与铝不易接触。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经充分讨论,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已知 9.8%H2SO4 溶液和 7.3%HCl 溶液中 H+浓度相同。
(设计实验)
① | 9.8%H2SO4溶液5mL+铝片 | 不加其他试剂(对比) | 无气泡 |
② | 9.8%H2SO4溶液5mL+铝片 | 加入_____溶液 | 有较多气泡 |
③ | 9.8%H2SO4溶液5mL+铝片 | 加入 0.5mL Na2SO4 溶液 | 无气泡 |
④ | 7.3%HCl 溶液 5mL+铝片 | 加入_____溶液 | 有较多气泡 |
⑤ | 7.3%HCl 溶液 5mL+铝片 | 不加其他试剂(对比) | 有较多气泡 |
由实验②③得出猜想_____成立;由④⑤得出猜想_____不成立。为了验证猜想一成立,小明认为只需要在 5mL 9.8%H2SO4 溶液和铝片中加入_____,并与实验①对比即可。
(实验拓展)对于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用产生气体的速率来比较反应速率。为准确比较,应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_____,因此,上述收集氢气应该采用_____法。
为了真实地观察未打磨的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小红用压强传感器测量集气瓶中气体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
OA 段_____;AB 段_____;BC 段_____。指出反应结束并恢复到常温时集气瓶内的压强值约为_____k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 年合肥市中考理科实验操作中,需要在 NaOH 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分组操作练习时,天宇同学观察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很快褪成无色;有的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Ⅰ.红色褪去,可能是酚酞与 O2 发生了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可能与 NaOH 溶液和空气中的 CO2 反应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1 | 将 NaOH 溶液加热煮沸, 向冷却后的溶液中 滴入酚酞,并在其上方覆盖一层植物油 |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 |
2 | 向盛有 2 mL 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再滴入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一段时间红色不褪去 | |
3 | 1号试管 0.1min 红色褪去 2号试管 5min 红色褪去 3号试管 30min 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 120min 红色无明显变化 (注:min 表示分钟) | ||
4 | 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水,再分别滴入 5 滴不同浓度的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浓度/% | 浑浊程度 |
5 | 大量浑浊物 | ||
2 | 少量浑浊物 | ||
0.5 | 无浑浊物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 1 中,将 NaOH 溶液煮沸并滴加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
(2)假设Ⅱ不成立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由实验 3 出现的现象得出的两个结论是_____、_____。
(4)由实验 4 的现象可推知相同温度、压强相同时,酚酞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酚酞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