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30g甲物质溶于70g水中得到30%的甲溶液
B. t3℃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C. t2℃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关于下列反应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2O2H2↑+ O2↑ ②8A1+3Fe3O4
4A12O3 +9Fe ③CH4+2O2
CO2+2H2O
A.①属于化合反应B.②属于置换反应
C.③属于复分解反应D.③属于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而_______,是_____变化;又会与__________反应而变质,是_________变化。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用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 H2SO4 + Ca(OH)2 __________ | 2 | H2SO4 +Cu(OH)2__________ |
3 | H2SO4 + Fe(OH)3__________ | 4 | HCl + NaOH __________ |
5 | H2SO4 + NaOH__________ | 6 | Fe2O3 +HCl __________ |
7 | Fe2O3 + H2SO4__________ | 8 | CuO + HCl __________ |
9 | CuO + H2SO4__________ | 10 | HCl + CaCO3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锥形瓶中盛有气体Ⅹ,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锥形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鼓起。下列各组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X | Y | |
A | CO2 | Ca(OH)2 |
B | CO2 | NaOH |
C | CO | Ba(OH)2 |
D | SO2 | NaOH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分析]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将燃着的短蜡烛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5. 65%,二氧化碳浓度1. 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__(填 “A”“B”“C”或“D” )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20℃时,向100g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测得溶解前后温度变化的最大值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
物质 | 氢氧化钠 | 氯化钠 | 硝酸铵 | |||
质量/g | 10 | 15 | 10 | 15 | 10 | 15 |
温度变化/℃ | 22.80 | 33.21 | -0.92 | -1.43 | -6.02 | -8.18 |
(1)如图示能反映氯化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表示钠离子,
表示氯离子,
表示水分子)。
(2)写出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钠,且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为寻找一种溶于水后能起到降温作用制成冰袋的物质,选用上表中的__________ (填化学式)降温效果最好。
(4) 20℃时,15g 氢氧化钠溶于100g水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某同学继续向其中加入100g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锌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用工业氧化锌(含FeO、CuO等杂质)生产纯氧化锌的流程如下:
(1)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实验室进行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和___________ 。如果发现滤液A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3)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___ (填“强”或“弱”), 滤液B中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中加入锌粒和稀硫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从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看,装置A和B都可以用于制氢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与A相比,装置B优点有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4)实验室还可以用装置B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