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是( )
A.探究物质形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
C.收集氧气并验满气体 | D.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生成物中 和
的质量比是 7:11
D.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CO2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CO2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
(1)把该50g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3)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交流讨论]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这瓶无色液体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_______,认为也不可能是硝酸,理由是______。
[作出猜想] 猜想一:该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二:该液体可能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1)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_粉末,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2)为证明猜想二成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 | 溶液变红 |
②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__ |
③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 | 产生大量气泡 |
[得出结论] 综合以上方案可知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为了防止标签受损,倾倒液体时标签应______。
(2)方案②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上述B、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常见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做蜡烛在氧气瓶中燃烧实验时,收集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加入了一种液体,该液体可能是_____。
(5)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6)工业生产中常会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宇同学采用如图装置也达到了分离目的,操作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②然后,_____(填操作)收集到了另外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取暖片”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和水等,其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月饼包装袋内也会有一包铁粉,是“双吸剂”,吸收的物质是_____。
(2)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焊接时人们常将铝粉与氧化铁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置换出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入铁轨的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钛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与人体相容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称为“未来金属”,下列有关金属钛的用途不切实际的是_____。
①作保险丝 ②作人造骨头 ③制造炊具 ④制作轮船外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李老师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燃烧结束后待到锥形瓶冷却到室温,按下注射器,使注射器针头穿透橡皮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磷的着火点较低,燃烧时锥形瓶内充满烟雾
B.实验结束注射器内应残留一部分液体
C.加入白磷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该实验也能证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对这三种物质的判断不合理的是( )
A.若甲、乙、丙都含有碳元素,则丙可为单质
B.若甲、乙、丙表示三种金属,则丙的活动性最强
C.若丙是CaCO3,则甲、乙可以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D.若甲是水,则丙→乙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乙、丙两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同
C.t1℃甲、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6.7%
D.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当含锌量小于35%时,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若增加锌的含量,则黄铜抗拉强度逐渐下降,甚至无使用价值。某兴趣小组对某黄铜样品进行探究,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是____g。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请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