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与图象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操作 | 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 | 向等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图象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C.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D.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过程中分子、原子均可以再分
C.丙物质属于有机物,可用作溶剂和消毒剂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 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C.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侯氏制碱法” 制取的纯碱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雯同学称取该样品 5.6g 加入到烧杯中,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 100g 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为103.4g。求:
(1) 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 100g 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仪器完成 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 CaCl2;
猜想Ⅱ:有 CaCl2 和 HCl;
猜想Ⅲ:有 CaCl2 和 Ca(OH)2;
猜想Ⅳ:有 CaCl2、HCl 和 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蓝 | 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 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 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_。
(2)t2℃时,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t2℃时,保持温度不变,能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A物质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为得到物质A,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①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②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C. ③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④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 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参加反应的CO2和H2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