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9622  29630  29636  29640  29646  29648  29652  29658  29660  29666  29672  29676  29678  29682  29688  29690  29696  29700  29702  29706  29708  29712  29714  29716  29717  29718  29720  29721  29722  29724  29726  29730  29732  29736  29738  29742  29748  29750  29756  29760  29762  29766  29772  29778  29780  29786  29790  29792  29798  29802  29808  2981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欲配制14.3%的稀盐酸1000g,需要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2)13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0、在生产和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对金属的腐蚀进行了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分别在三个洁净干燥的试管中各加一个洁净无锈的铁钉,再在其中两个试管中加入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他操作请仔细观察上图:
(1)探究结论:Ⅰ号试管中铁打最容易生锈.由此可见,铁制品生锈需要的条件是
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2)将实验中已生锈的铁打长时间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铁锈溶解

溶液呈黄色
有气泡生成
溶液呈浅绿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2O3+6HCl═2FeCl3+3H2O
2HCl+Fe═FeCl2+H2

〔活动与探究二〕
向铁粉中加入少量的炭粉(模拟铁的成分),混合均匀后,撒入内壁分别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润湿过的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按下图装好仪器.几分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发现:a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上升,导管中液面下降;而b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下降,
导管中液面上升,b装置固体混合物中发现有红色物质生成.

(3)请你推测:a装置右侧小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左侧试管中气体增加(导管内压强增大)
;b装置右侧小试管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氧气与铁反应,左侧试管中气体减少(导管内压强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9、某同学用铁、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设计了两个实验室制取铜的方案.
(1)进行第一个方案的过程有蓝色溶液产生,写出实验该方案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
Fe+CuSO4=FeSO4+Cu

(2)进行第二个方案需用到下列装置中的
A、D
(填序号).用该方案制得的铜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氧化铜


(3)两个实验方案中第
一个
方案更好,理由是(只要求写三种):
安全

操作简单

常温下就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
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
假设1: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2)[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为了验证上述假设,
设计了如上图所示实验装置,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人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
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假设1成立
 
  假设2成立
 
  假设3成立
(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确认假设3成立.
(4)[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③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6、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
Fe+CuCl2═FeCl2+Cu

(2)滤渣的成分有
Fe、Cu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Cl+Fe═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4、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
氧化铝
薄膜.
(2)图甲中发生反应后能生成
黑色
色固体,做该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可以防止
生成物溶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小诺同学从生活中发现,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比铜更容易锈蚀,由此他认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她还想通过一个实验(如图乙)来进一步证明,且图乙中A为金属铁,你认为B是
硫酸铜溶液(其他合理的铜盐溶液也可)
溶液.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3、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上图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
烧杯
,b
铁架台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3)操作③中看到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4)称取5.0gNaCl固体,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Cl溶液
5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下表列出了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由上表可推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KNO3溶解度曲线随温度上升而不断上升

(2)20℃时,把40g KNO3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100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131.6
g;该溶液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右图所示,把上述(2)中的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②④
(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硝酸铵     ③氢氧化钠     ④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1、用化学式或符号表示:
(1)n个铁离子
nFe3+

(2)2个氢分子
2H2

(3)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4)孔雀石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