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0423  30431  30437  30441  30447  30449  30453  30459  30461  30467  30473  30477  30479  30483  30489  30491  30497  30501  30503  30507  30509  30513  30515  30517  30518  30519  30521  30522  30523  30525  30527  30531  30533  30537  30539  30543  30549  30551  30557  30561  30563  30567  30573  30579  30581  30587  30591  30593  30599  30603  30609  3061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生产时,可向温室里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形体”,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8、用一块棉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火点燃,当手帕的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完好无缺,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7、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的铁锅,这是因为铁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C还有抗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3、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
第一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
第三步: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镁溶液.
(1)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三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

(2)请写出乙组两次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Mg(NO32+Na2CO3=MgCO3↓+2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探究题)小红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的活动,活动的内容是在实验室练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配制过程是:称取1 g胆矾放入A容器中,再加90 mL水搅拌,完全溶解制成硫酸铜溶液;称取1 g生石灰放入B容器中,先加少量水搅拌,使生石灰变成熟石灰,再加入10 mL水搅拌,制成石灰乳.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地倒入石灰乳中,同时不断搅拌,即成波尔多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配制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②
CuSO4+Ca(OH)2═Cu(OH)2↓+CaSO4

(2)小红用的A容器能否选用铁制容器?
不能
,理由是
因为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导致铁制容器腐蚀和农药失效

(3)配制过程中,小红需要用到哪些主要化学仪器?请写出仪器的名称:
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0、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了出来,已知X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下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

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
HCl
,B
Ba(NO32
,C
NaCl
,D
NaOH
,X
MgSO4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和B:
MgSO4+Ba(NO32═Mg(NO32+BaSO4

X和D:
MgSO4+2NaOH═Na2SO4+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包括“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