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0805  30813  30819  30823  30829  30831  30835  30841  30843  30849  30855  30859  30861  30865  30871  30873  30879  30883  30885  30889  30891  30895  30897  30899  30900  30901  30903  30904  30905  30907  30909  30913  30915  30919  30921  30925  30931  30933  30939  30943  30945  30949  30955  30961  30963  30969  30973  30975  30981  30985  30991  3099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10、根据物质的性质如何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可用多种方法)
(1)蔗糖和食盐
尝味道

(2)酒精和食醋
闻气味

(3)铁块和铜块
看颜色

(4)白糖和面粉
尝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2004年5月,一辆运载约40吨苯的罐装车在某地发生翻车事故,消防官兵接到报警以后,迅速赶到现场,将浮在水面和地面的苯打捞上来,并进行了焚烧处理,成功地化解了一场灾难.
请从上面的叙述中归纳出苯的相关性质:
①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
②化学性质
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加热
氧化钙+二氧化碳
B、木炭+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D、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6、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5、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电解B、氢气燃烧C、呼吸过程D、酒精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 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NH3).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2)用精英家教网精英家教网精英家教网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
 
(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精英家教网
(3)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是大气污染物,为消除它们对大气的污染,常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化学反应,产生空气组成中的两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8、(1)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三组物质:①铜、水银、金属钠、冰  ②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氧化镁、一氧化碳  ③食醋、白酒、加碘食盐、氯酸钾.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H2O
MgO
KClO3
.(用化学符号表示)
(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进行实验】
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
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在②--④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2)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水中溶解了氧气

(3)要防止果汁变质,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将水果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