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058  31066  31072  31076  31082  31084  31088  31094  31096  31102  31108  31112  31114  31118  31124  31126  31132  31136  31138  31142  31144  31148  31150  31152  31153  31154  31156  31157  31158  31160  31162  31166  31168  31172  31174  31178  31184  31186  31192  31196  31198  31202  31208  31214  31216  31222  31226  31228  31234  31238  31244  3125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8、我在实验室准备做粗盐提纯的实验,其中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 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  )
A、精英家教网
倾倒液体
B、精英家教网
装入固体粉末
C、精英家教网
加热液体
D、精英家教网
读取液体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3、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ADB
(填字母).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室制取CO2
不能
(填“能”或“不能”)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理由是: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12=2NaCl,反应前后,Na、C1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两种氯化物,氯化铁具有氧化性.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FeCl3+Cu=2FeCl2+CuCl2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
Zn、Fe、Cu
,滤液中的溶质是
ZnCl2

(3)反应Cl2+2NaI=2NaCl+I2中,具有氧化性的反应物为
Cl2

(4)四种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C、Na、H、O、K、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3个硝酸根离子
 

②亚硝酸钠中氮元素显+3价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属于气体化石燃料的是
 

②可防作物倒伏的复合肥料是
 

③用作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反应
 

(3)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4)有单质银生成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小鸿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学习木炭的知识时,老师演示了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当看到部分黑色物质变红色时立即停止了加热.
(1)写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2)对余下的黑色物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讨论和实验验证
猜想余下黑色物质的成分 验证 证明猜想正确的现象
A 木炭 取样后在试管里加入足量_____,加热,观察现象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 B、黑色物质完全溶解并形成蓝色溶液
C 木炭和氧化铜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认为黑色物质含有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4)如要回收上述试管B中金属铜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时,往25克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食盐固体,得滤液34克,则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克/100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