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099  31107  31113  31117  31123  31125  31129  31135  31137  31143  31149  31153  31155  31159  31165  31167  31173  31177  31179  31183  31185  31189  31191  31193  31194  31195  31197  31198  31199  31201  31203  31207  31209  31213  31215  31219  31225  31227  31233  31237  31239  31243  31249  31255  31257  31263  31267  31269  31275  31279  31285  3129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4?北京)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生用36.5g盐酸与一定量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恰好反应,产生了4.4g的CO2气体,该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黄冈)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
H+
H+
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等(写二条即可).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
H2(O2
H2(O2

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a(OH)2=CaSO4+2H2O
H2SO4+Ca(OH)2=CaSO4+2H2O

(4)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
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一瓶久置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某同学取25,0g样品,溶于水得到100g溶液,再加入100g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测得溶液质量为197.8g.
请计算:
(1)反应产生CO2的质量.
(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3)最后所得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4、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
100
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
150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3、为探究四瓶未知无色溶液的成分,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四种溶液分别是Na2CO3,NaOH、Ca(OH)2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实验过程
甲组实验方案:将四瓶溶液标号分别为1,2,3,4,只利用紫色石蕊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1)如图所示:
①2号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则2号溶液是
稀盐酸

②另三支试管中溶液均由无色变蓝色
(2)另取1、3、4号溶液,分别滴加2号溶液


①3号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则3号溶液是
碳酸钠

②另外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3)另取1,4号溶液,分别滴加
3号溶液
①1号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另一支试管中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乙组实验方案:不用其他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任取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第四种溶液
 ①一支试管中有气泡放出
其余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第四种溶液为稀盐酸
②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
其余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第四种为Na2CO3溶液
③三支试管中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③第四种为NaOH溶液
实验分析
经过交流后,发现实验结论
(填序号)是不正确的;若该结论作正确,对应的实验现象应是
一支试管中有气泡放出、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丙组实验方案:将四种溶液编号为1,2,3,4,不用其他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所示:
①A,B,C均无明显变化
②D中有沉淀析出
标号为1,2,3,4的溶液依次为(用化学式表示):
NaOH、Ca(OH)2、HCl、Na2CO3
HCl、Na2CO3、NaOH、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2、某化学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的课题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
(1)SO2有毒,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2)酸能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实验过程
(1)常温下,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下列气体的制备装置能用于制备SO2的是
BC
(填序号).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
(2)右图A中,实验时,A中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S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右图B中,在通入SO2之前,将滴管内的水滴到试纸上,试纸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当有SO2通过时,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SO2与H2O反应生成酸

(4)该实验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将其通入
氢氧化钠(或NaOH)
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1、根据下列三组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量筒
;三组实验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烧杯

(2)指出甲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
没使用玻璃棒搅拌

(3)乙实验中,燃烧匙中装入的药品应为
红磷
,其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4)丙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⑤→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0、甲、乙、丙是由C、H、O、Cl、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化合物.下列所示相互关系中,“-”(或“□”)表示相连物质间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转化(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
(1)当相互关系为:甲-乙-丙
①若甲、乙、丙均为氧化物,在常温下依次为气、液、固态,则丙的俗称为
生石灰
;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②若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产物中有两种相同,且甲由三种元素组成,乙和丙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甲的化学式为
CaCO3
;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OH)2═CaCl2+2H2O

(2)当相互关系为:甲→乙→丙
甲、乙、丙为不同类别 的化合物,甲→乙、乙→丙均为复分解反应,则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下图为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图,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装置B和C,收集较纯净的CO并循环使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浓溶液.精英家教网
(2)工业上可用酸清洗锈蚀的金属.将生锈的铁片和生锈的铜片[铜锈的成分是Cu2(OH)2CO3]同时放入一定量盐酸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铜锈溶解:Cu2(OH)2CO3+4HCl=2CuCl2+3X+CO2↑,则X的化学式为
 

②铁锈溶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有金属单质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精英家教网
(3)某化学小组欲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烧杯和药品质量/g 55.7 55.6 55.5 55.5
①经计算,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
 
%  (精确到0.1%).
②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钢样品质量会减轻.但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