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354  31362  31368  31372  31378  31380  31384  31390  31392  31398  31404  31408  31410  31414  31420  31422  31428  31432  31434  31438  31440  31444  31446  31448  31449  31450  31452  31453  31454  31456  31458  31462  31464  31468  31470  31474  31480  31482  31488  31492  31494  31498  31504  31510  31512  31518  31522  31524  31530  31534  31540  3154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7、实验室中,用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0g 2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细口瓶、玻璃棒和
烧杯

(2)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
量取
、溶解配制、装瓶并贴签.请填写左侧的标签.
(3)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2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5、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NO3、NaNO2、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
KNO3

(2)KNO3与NaNO2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60℃

(3)NaNO2有咸味,外观与NaCl相似,误食NaNO2会引起中毒.可用如下的方法区分它们:60℃时,取这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固体没有溶解完的是
NaCl
,固体完全溶解的是
NaNO2

(4)若要使上述(3)中没有溶解完的固体完全溶解,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加入水

(5)如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BC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手段.请根据反应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4)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常温下实验室制取氧气
 

(6)某些物质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而使溶液能导电.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是:
 
(填写微粒符号),因为
 
的缘故,所以氯化钠溶液不显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3、根据燃烧的条件表示方法,完成形成“铁锈”和“饱和溶液”的条件,将适当的词语填在方框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石灰石、钢、铁锈”是种三混合物,请你依照示例填空.(物质类别填“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示例:金刚石成分--碳--C--非金属单质
钢主要成分--
--
Fe
--
金属单质

铁锈主要成分--
氧化铁
--
Fe2O3
--
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1、甲乙两同学用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甲同学的方案是“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乙同学的方案是“把过氧化氢溶液逐渐滴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则关于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精英家教网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精英家教网
(5)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精英家教网
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6)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I+HCIO(次氯酸).右图是探究物质漂白性(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实验.
(1)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2)写出右图C中C1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HCIO+NaOH=NaCl0+H2O)
(3)图中实验的现象为:B中布条褪色而A中布条不褪色,由此可推测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可能有哪些?若要证明只有次氯酸有漂白性,还需补做相关的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