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1563  31571  31577  31581  31587  31589  31593  31599  31601  31607  31613  31617  31619  31623  31629  31631  31637  31641  31643  31647  31649  31653  31655  31657  31658  31659  31661  31662  31663  31665  31667  31671  31673  31677  31679  31683  31689  31691  31697  31701  31703  31707  31713  31719  31721  31727  31731  31733  31739  31743  31749  3175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B、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水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7、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下列化合物中,包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的一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现有一种铜合金样品,已知此样品为铜锌合金、铜铝合金、铜银合金和铜铁合金中的一种,为确定其为四种合金中的哪一种,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下列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贴有如图所示标签的浓硫酸,要配制20%的稀硫酸350克,需该浓硫酸的体积是
 
mL;
硫酸
体积:500mL
化学式:H2SO4
密度:1.4g/cm3
质量分数:50%(2)将20g合金粉末加入到98g新配好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滤液蒸干后得到固体纯净物32.2g.通过计算回答:
①此合金为
 
合金;
②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求解生成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
 

④若向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9.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若工业上用含Cu2S 70%的辉铜矿lOOt炼铜,并将其冶炼成上述铜的合金,(假设炼制过程中辉铜矿的损失率为10%),能炼出此铜合金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4、化学反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但有些化学反应并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证明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猜想与假设】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与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分工合作,按照如下方案分别进行了实验.
甲方案:先在NaOH稀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稀盐酸..
乙方案:用pH试纸测定NaOH的pH,再滴加稀盐酸,并不断震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
丙方案:在试管中放入少量NaOH固体,然后加入稀盐酸.
【现象与讨论】
(1)按照甲方案进行实验时,滴加稀盐酸后,同学们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小明由此得出结论: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并认为此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丽提出异议:溶液变为无色也可能是由于酚酞与酸反应而褪色.这时,应在溶液中再滴加
氢氧化钠
溶液,若有
变红
现象,则证明不是酚酞与酸反应导致的褪色.
②小方提出异议:溶液变为无色并不能证明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存在的另-种情况是
盐酸过量

(2)按照乙方案进行实验时,测得溶液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小明认为可以证明NaOH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丽提出异议:pH逐渐变小,也可能是由于溶液稀释造成的,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反应.请你对小丽的看法作出评价:
小丽的看法不正确,因为碱的溶液无论如何稀释,其pH都不可能小于7

(3)按照丙方案进行实验时,同学们看到氢氧化钠固体消失了,认为发生了反应.小方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理由是:
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于水了

小明用手摸了摸试管外壁,试管比较热,他认为不仅发生了反应,而且也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小方思考后仍然不同意小明的看法,因为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热

【反思与结论】同学们又设计了与以上三种方案原理不同的方案,证明了NaOH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
将一定量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向第一份中直接加入锌粒,向第二份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加入锌粒,观察到第一份中有气泡产生而第二份中无现象,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3、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不同的圆表示不同的物质,将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铜溶液)、E(氢氧化钙溶液)三种物质画到A、B周围适当的位置上,并标出物质(不考虑碳酸钠和硝酸铜的反应);
(2)写出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Cu(NO32═Ca(NO32+Cu(OH)2

(3)写出A与B反应的现象
固体减少或消失,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有热量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2、在两只盛满C02的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气球变大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同时使瓶内气压减小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0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0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对小明的结论进行评价:
小华的结论不正确.尽管理论上Ca(OH)2比等质量的NaOH吸收的CO2多,但由于Ca(OH)2微溶于水,而NaOH易溶于水,Ca(OH)2的饱和溶液远没有等质量的NaOH的饱和溶液含溶质的质量多,因此也没有NaOH的饱和溶液吸收CO2的质量多.所以应用NaOH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所发起的一项可持续性的全球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2011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为“熄灯十一个改变”,除了熄灯,还号召大家为保护环境作出一个行动改变,让全世界听到你的环保宣言,感受到你的行动带来的变化.
(1)“地球一小时”行动的目的是:
节约能源,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生活的方式

(2)支持“地球一小时”,许下你的承诺:“2011我为环保所作的行动改变是
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地铁;(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一段时间内不会使用到的电器,就把电源切断吧,这样既能保护电器同时还能省电;或 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9、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及相关的试验仪器及用品,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来制取某种气体并验证该气体的某一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同学们所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请画出所制取该气体的发生装置,并将其和右侧的性质实验装置连接起来.
(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该性质实验所体现出的此气体的性质:
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泣际意图,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两种反应物的共同之处是
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化合反应
判断的依据是
两种不同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同一种新分子

(2)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请在生成物的方框内补全生成物的微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