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3810  33818  33824  33828  33834  33836  33840  33846  33848  33854  33860  33864  33866  33870  33876  33878  33884  33888  33890  33894  33896  33900  33902  33904  33905  33906  33908  33909  33910  33912  33914  33918  33920  33924  33926  33930  33936  33938  33944  33948  33950  33954  33960  33966  33968  33974  33978  33980  33986  33990  33996  3400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实验室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常见化学物质的符号
H2O
H2O
;氧气
O2
O2
;二氧化碳
CO2
C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Fe3O4
;过氧化氢
H2O2
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广州)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实验中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自贡)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只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是不同的,该变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翔安区质检)二氧化氮气体 (化学式:NO2)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除去NO2气体常用的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其反应原理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
(1)请回答: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最高的含氮化合物是
NaNO3
NaNO3
(填化学式)
(2)请计算:要完全吸收9.2g的NO2气体,理论上至少需要1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翔安区质检)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对实验条件加以严格控制,实验才会有科学价值和意义.其中单一变量控制是实验条件控制的重要一环.
探究一:物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物质的溶解性可能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碘几乎不溶于水,溶液呈淡黄色 氯化钠完全溶解,溶液透明无色. 碘完全溶解在酒精中
(1)由实验Ⅰ和实验Ⅱ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2)由实验
和实验
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探究二:碳酸钠溶液中是哪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可能是碳酸钠溶液中的Na+、CO32- 或H2O.
[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红
(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加入的物质种类不同
加入的物质种类不同

(2)实验Ⅰ和实验Ⅲ对照可以证明
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钠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实验Ⅱ的目的是
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有人认为实验Ⅱ没必要,理由是
酚酞溶液中本身有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酚酞溶液中本身有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总结
写出控制单一实验变量的一点体会
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
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翔安区质检)洪水、干旱、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数千年来一直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防灾减灾,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生存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课题.
(1)从环保和保护水资源的角度考虑,下列宣传口号科学合理的是
①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绿色购物节能源
②鼓励汽车消费,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③加强厦门海域管理,维护海洋健康
④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厦门城乡用水安全
⑤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①③④⑤
①③④⑤
(填序号,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同时,它也是一种宝贵的碳资源.由CO2和NH3合成尿素(化学式: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一个成功范例,该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同时有水生成.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H3
 高温 
.
高压
CO(NH22+H2O
CO2+2NH3
 高温 
.
高压
CO(NH22+H2O

(3)科学利用雨水,解决水资源缺乏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①若要测定厦门某次雨水是否为酸雨,你的方法是
用pH试纸测定
用pH试纸测定

②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是因为空气中的CO2与水发生反应.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翔安区质检)请填空:
Ⅰ.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
物质具有可燃性
物质具有可燃性
;b: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Ⅱ.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d:氧气的浓度;e: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f:可燃物本身的性质.
(1)下列实验或生活经验主要与上述哪个条件或因素相关,填入对应的序号
实验或生活经验 所选序号
石头不能被点燃,纸张能被点燃
劈成细条的木材比大块的木材燃烧更剧烈
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2)请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
移走可燃物可以灭火
移走可燃物可以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