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4021  34029  34035  34039  34045  34047  34051  34057  34059  34065  34071  34075  34077  34081  34087  34089  34095  34099  34101  34105  34107  34111  34113  34115  34116  34117  34119  34120  34121  34123  34125  34129  34131  34135  34137  34141  34147  34149  34155  34159  34161  34165  34171  34177  34179  34185  34189  34191  34197  34201  34207  3421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下列关于生产、生活中的洗涤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 ④煤尘 ⑤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2010年春晚,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表演的魔术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现有下列猜想:
①果汁消失是因为纸杯中有夹层并有吸水物质;
②纸牌的秘密是运用手法快速替换两副相同纸牌;
③硬币穿玻璃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④手臂穿过玻璃是因为玻璃的熔化和凝固.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盐城模拟)欧盟自2011年3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双酚A塑料奶瓶,研究发现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用含双酚A塑料奶瓶可能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而相对安全和廉价的是玻璃奶瓶.这两种奶瓶材料分别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吴中区二模)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淮安)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技术员小张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
(1)配制溶液:
     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0g,需要NaOH固体
4
4
g,水
96
96
ml(水的密度为1g/cm3);
(2)检测分析:
     取废水样品98g,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4%的NaOH溶液20g.(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和NaOH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试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淮安)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稀盐酸(合理均可)
稀盐酸(合理均可)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现象和推理均正确,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甲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甲的设计方案不严密.实验过程中纯碱溶液与氢氧化钙不一定恰好反应,而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滴加酚酞均会变红,故不能据溶液变红确定只有氢氧化钠
甲的设计方案不严密.实验过程中纯碱溶液与氢氧化钙不一定恰好反应,而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滴加酚酞均会变红,故不能据溶液变红确定只有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