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4365  34373  34379  34383  34389  34391  34395  34401  34403  34409  34415  34419  34421  34425  34431  34433  34439  34443  34445  34449  34451  34455  34457  34459  34460  34461  34463  34464  34465  34467  34469  34473  34475  34479  34481  34485  34491  34493  34499  34503  34505  34509  34515  34521  34523  34529  34533  34535  34541  34545  34551  3455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襄阳)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比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含氮饮用水消毒剂性能更为优良,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绥化)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⑥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取用药品高锰酸钾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乙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3)某校兴趣小组一组同学用(2)中乙途径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上图仪器中的
③⑦
③⑦
(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应该是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该兴趣小组把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他们收集气体的最佳时间是
等气泡均匀冒出
等气泡均匀冒出
.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而炸裂试管,正确的操作应是(选填“A”或“B”)
A
A

A.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该兴趣小组若要在收集的氧气中做硫燃烧的实验,则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要
留有少量的水
留有少量的水
,其作用是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若他们在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的燃烧,实验时等铁丝下面系的火柴快要燃尽时再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较多氧气影响铁丝燃烧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较多氧气影响铁丝燃烧

(4)某校兴趣小组二组同学用(2)中甲途径来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气装置(即气体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仪器
④⑥⑤
④⑥⑤
(填序号).他们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5)比较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甲的原因是
不需要加热,节省能源
不需要加热,节省能源

(6)如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Ⅰ.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Ⅱ.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Ⅲ.装置中预先盛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气体从
b
b
端进入.
Ⅳ.用水将集气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
a
a
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先下降,后上升
先下降,后上升

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70
70
mL.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
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

(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ABC
ABC
(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写出表中关于8号元素的一条信息:
该元素名称是氧元素(或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或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或其他合理也可)
该元素名称是氧元素(或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或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或其他合理也可)

(2)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2
12
,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一共有
3
3
种金属元素.
(3)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为
8
8
.该元素的原子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写出该离子符号
S2-
S2-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②④
②④
(填编号).
①C和Ne        ②Be和Mg         ③Al和Si        ④F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
(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A: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B: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体积很小

③C: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2)请在如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梳理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

(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
①如图是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②该变化的基本类型属于
化合
化合
反应.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氢分子和氧分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如:
从宏观上看,氢气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从宏观上看,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从微观上看水是由
水分子
水分子
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的.
请你根据上图另外再写出一条相关信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化学性质是
燃烧
燃烧
;酒精的用途是
作燃料
作燃料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
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用湿抹布盖灭
用湿抹布盖灭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C
C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
 点燃 
.
 
Fe3O4
3Fe+2O2
 点燃 
.
 
Fe3O4

②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
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气态
气态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沸点
沸点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
沸点低于燃烧温度时
沸点低于燃烧温度时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
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解释
A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海绵能吸水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双氧水能消毒杀菌,而水不能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
D 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