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4845  34853  34859  34863  34869  34871  34875  34881  34883  34889  34895  34899  34901  34905  34911  34913  34919  34923  34925  34929  34931  34935  34937  34939  34940  34941  34943  34944  34945  34947  34949  34953  34955  34959  34961  34965  34971  34973  34979  34983  34985  34989  34995  35001  35003  35009  35013  35015  35021  35025  35031  3503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5?杨浦区二模)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化学反应:Fe2O3+3CO
高温
2Fe+3CO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5?杨浦区二模)在发酵面团中加入Na2CO3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Na2CO3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5?杨浦区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平谷区模拟)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0%
30%

(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
.(写出过程)
(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朝阳区一模)鱼塘供氧时常向水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钙(CaO2).
(1)将该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2CaO2+2H2O=2
Ca(OH)2
Ca(OH)2
+O2↑.
(2)若向水中投入72g CaO2,能生成氧气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朝阳区一模)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2)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②Na2CO3+CaCl2=CaCO3↓+2NaCl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只含有氢氧化钠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碳酸钠;
丙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丁同学认为: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写一种猜想).
[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丁同学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丁同学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
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
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且上层清液呈红色
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且上层清液呈红色

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不正确,因为甲、丙猜想均可出现上述现象
不正确,因为甲、丙猜想均可出现上述现象

[反思拓展]
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是
ACD
ACD
(填字母).
A.放置在空气中       B.观察颜色       C.加水溶解       D.利用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朝阳区一模)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制取氧气(或制取不溶于水的气体)
制取氧气(或制取不溶于水的气体)

(2)乙同学认为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1
5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1
5

(3)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若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②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操作是
关闭K1、K2,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2,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有气泡产生
关闭K1、K2,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2,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保康县模拟)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 A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灭火
灭火

(3)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
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细沙
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细沙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 (镁和铁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含碳0.05%的铁 含碳0.2%的铁 含碳0.6%的铁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铁丝中含有的碳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朝阳区一模)以下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O、Cl、Na、Ca、Cu、Fe中的元素组成.
(1)利用图一进行实验
①若B为不溶水的白色粉末,将A溶液滴入后产生气泡,则B的化学式 为
CaCO3
CaCO3

②若将A溶液滴入到C粉末中,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③若将蓝色D溶液滴入到E粉末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Cl2=Cu+FeCl2
Fe+CuCl2=Cu+FeCl2

(2)利用图二进行实验
挤压胶头滴管将F溶液滴入到盛有H的锥形瓶中,可观察到气球胀大,得到K溶液,K溶液可继续与H反应生成M,其中K与M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O+CO2═2NaHCO3
Na2CO3+H2O+CO2═2NaHCO3

(3)利用图三进行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则锥形瓶中的固体和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
序号
物质
液体
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朝阳区一模)某化学活动小组探究金属的反应规律.
○加入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甲中反应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Mg+H2SO4=MgSO4+H2

(1)若比较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观察到的现象是
镁和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和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镁和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和稀硫酸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2)若比较相同时间内镁、铁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长颈漏斗中的现象是
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中的高
甲装置长颈漏斗中的液面比乙装置中的高

(3)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的质量
等于
等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探究二]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D
ACD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可能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