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5252  35260  35266  35270  35276  35278  35282  35288  35290  35296  35302  35306  35308  35312  35318  35320  35326  35330  35332  35336  35338  35342  35344  35346  35347  35348  35350  35351  35352  35354  35356  35360  35362  35366  35368  35372  35378  35380  35386  35390  35392  35396  35402  35408  35410  35416  35420  35422  35428  35432  35438  3544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m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三次加入10g 1.5g
第四次加入10g 1.0g
第五次加入10g 0.6g
第六次加入10g 0.6g
(1)表格中,m=
2.5g
2.5g

(2)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80%
80%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4%
20.4%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4)第六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重庆模拟)巴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讲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芳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看到的现象是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AgNO3=Cu(NO32+2Ag
Cu+2AgNO3=Cu(NO32+2Ag

(2)小红将锌粉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
Zn+2AgNO3=Zn(NO32+2Ag
发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变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后是否有先后顺序?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后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两者同时与硝酸银反应
两者同时与硝酸银反应

【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种金属置换另一种金属,如果这两者金属相隔越远,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即所谓的优先原则.比如,铁粉加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明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没有
没有
(填“有”或“没有”)发生反应.他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推断剩余固体中
没有
没有
(填“有”或“没有”)锌粉,说明锌粉
已经
已经
(填“已经”或“没有”)发生了反应.
②小明再取同样的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有”或“没有”)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反思】小明分析得到蓝色滤液,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
硝酸锌和硝酸铜
硝酸锌和硝酸铜
;②溶质为
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现欲配制7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14
14
g,称量时A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①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增加砝码
④右盘中减少砝码           ⑤左盘中增加食盐           ⑥左盘中减少食盐
(2)B中仪器a的名称是
量筒
量筒
.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3)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
搅拌

(4)D中所贴标签有不妥之处,请在方框中重新书写一张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甲、乙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研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图1所示):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②将光亮铜片完全浸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请回答:
(1)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
(填序号)试管内铜片.
(2)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欲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他根据铜锈的成分设计了图2实验,请帮他在横线上分别写出B、C、D三只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的化学式:

(3)请你帮两位同学想一个防止铜质眼镜框生锈的原理:
使铜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隔绝
使铜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隔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50g水,分别充分溶解A、B、C三种物质,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A
A

(2)t2℃,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500g分别蒸发掉10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B<A
C<B<A

(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B>C
A>B>C

(4)若要除去固体A中少量的B物质,应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某温度下,向盛有几小粒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10% KNO3的饱和溶液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得到KNO3 的溶液乙.
(1)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C
C
(填序号),
a、硝酸铵    b、氯化钠    c、生石灰    d、冰
(2)经测溶液乙中 KNO3的质量分数为 20%,原试管中KNO3晶体的质量为
12.5
12.5
g,乙溶液
不一定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请用“<”、“>”、“=”填空:氧原子核内质子数
=
=
氧原子核外电子数;25℃的水中氢氧化钙溶解性
氢氧化钠;生铁含碳量
钢;纯铝片硬度
镁铝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医用酒精
C2H5OH
C2H5OH
 
(2)澄清石灰水
Ca(OH)2
Ca(OH)2

(3)双氧水
Ca(OH)2
Ca(OH)2
 
(4)大理石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CaCl2
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湘潭)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块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无固体残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重庆模拟)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