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5301  35309  35315  35319  35325  35327  35331  35337  35339  35345  35351  35355  35357  35361  35367  35369  35375  35379  35381  35385  35387  35391  35393  35395  35396  35397  35399  35400  35401  35403  35405  35409  35411  35415  35417  35421  35427  35429  35435  35439  35441  35445  35451  35457  35459  35465  35469  35471  35477  35481  35487  3549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继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我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0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用于发射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点燃 
.
 
3N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L,,则大约需要多少L的空气?8L氧气的质量是多少g?(在标准状态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猜想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
【提出猜想】猜想1:水猜想2:双氧水(过氧化氢)
【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①用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中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中

③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H2O2
MnO2
H2O+O2
H2O2
MnO2
H2O+O2

【实验现象】在②中的现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此实验的反应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氧气
,该无色溶液是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原猜想
2
2
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b的名称是
铁架台
铁架台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简单方法是:
用止水夹加紧橡皮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观察,若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用止水夹加紧橡皮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观察,若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若用装置A与C相连接制取氧气,则应选择的药品是(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写)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发生装置选
B
B
,收集装置选
C或D
C或D
(用序号填写).在该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是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否则不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否则不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氧气(O2);
氧气(O2);

②露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2)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
5
1
5

②.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③.丙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实验结果,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很少,没有达到目的,可能原因是:
装置漏气
装置漏气
红磷量不足或容器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红磷量不足或容器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至少填写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下列左侧的“原因描述”与右侧的“实验室制氧气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序号填在下面的括号内.
原因描述                                          制氧气注意事项
A.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①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B.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②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致灼热的试     ③排水集气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从
管炸裂.                                      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撤走酒精灯.
D.防止装置漏气.                             ④用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A--
;  B--
;  C--
;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