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5587  35595  35601  35605  35611  35613  35617  35623  35625  35631  35637  35641  35643  35647  35653  35655  35661  35665  35667  35671  35673  35677  35679  35681  35682  35683  35685  35686  35687  35689  35691  35695  35697  35701  35703  35707  35713  35715  35721  35725  35727  35731  35737  35743  35745  35751  35755  35757  35763  35767  35773  3578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
(1)氢氧化钠之所以俗称火碱、烧碱或苛性钠,是因为它具有
腐蚀
腐蚀
性.
(2)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会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
水分
而发生潮解,同时它也会与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反应而变质.
(3)氢氧化钠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碱,写出它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FeCl3+3NaOH═Fe(OH)3↓+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长期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变质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溶液,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气球系在与外界相通的玻璃管一端)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
组合 滴管中 烧瓶中
A HCl 溶液 Fe
B HCl溶液 CaCO3
C Ca(OH)2溶液 CO2
D H2O2溶液 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酸雨的pH 3.58 4.59 4.86
小麦减产(%) 10 5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与硫酸钠、碳酸钙可归为同一类化合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进行“诚信商品”研究时,检验商品标签所列成分及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随机取出市售某种“纯碱”样品(成分说明见图),经检验杂质仅是氯化钠.准确称取5.5g该样品,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其反应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将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经过滤、洗涤、烘干、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5g.
(1)计算5.5g样品中纯碱(化学式为Na2CO3  )的质量.
(2)通过计算判断此纯碱是否可以列入“诚信商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学染色剂.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可能诱发癌症向消费者发出警告.我国也正在严查添加有苏丹红的食品.所谓“苏丹红一号”实际上一般称为“苏丹一号”,是一种黄溶剂染料,化学式为 C16H12N2O,试计算:
(1)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
(2)苏丹红一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苏丹红一号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化学史料时发现: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整个容器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前后整个容器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该学习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提出问题: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
(2)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结论主要是由于
反应容器敞开与密闭的差异
反应容器敞开与密闭的差异
的缘故.
(3)实验验证:
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称量前需要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②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微热,观察到金属钠着火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
天平保持平衡
天平保持平衡
③将锥形瓶塞取出一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
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交流与讨论: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罗蒙诺索夫是在密闭容器内实验,金属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后质量不变
罗蒙诺索夫是在密闭容器内实验,金属燃烧后质量的增加来自瓶内空气中氧气的减少,因此反应后质量不变

波义尔是在敞口容器中实验,金属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后,瓶外的空气不断补充流入瓶内,因此反应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了
波义尔是在敞口容器中实验,金属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后,瓶外的空气不断补充流入瓶内,因此反应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增加了

(6)拓展与提高:小组内的同学又做了如下两个小实验.
①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实验前小组内同学推测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轻,实验结果与推测一致.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扩散到空气中.请你接着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总质量
大于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原因是
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应该等于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应该等于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②测定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实验前小组内同学推测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理由是
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但实际测定的结果却发现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减少了,请你帮他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坩埚钳上沾有一部分固体氧化镁粉末
坩埚钳上沾有一部分固体氧化镁粉末

冒出的大量白烟损失掉一部分氧化镁
冒出的大量白烟损失掉一部分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乙中,下层是燃着的蜡烛,上层是包有过氧化钠(Na2O2)的脱脂棉,倒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下层蜡烛熄灭,上层脱脂棉燃烧,由此做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推理是①
反应有氧气生成
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
反应放热
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试管
试管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装置代号),收集装置是
C
C
 或
E
E
(填装置代号),选用这两种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的密度大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B

(4)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写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E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