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5699  35707  35713  35717  35723  35725  35729  35735  35737  35743  35749  35753  35755  35759  35765  35767  35773  35777  35779  35783  35785  35789  35791  35793  35794  35795  35797  35798  35799  35801  35803  35807  35809  35813  35815  35819  35825  35827  35833  35837  35839  35843  35849  35855  35857  35863  35867  35869  35875  35879  35885  3589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
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
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1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mL空气;乙瓶:1600mL空气、400mL CO2;丙瓶:1400mL空气、600mL CO2,三套装置都如图2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
A:①⑤;B:⑦;D:④
A:①⑤;B:⑦;D:④
(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
abcfg(或afgbc)
abcfg(或afgbc)
(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
正确
正确
理由是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根据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可以推测出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体积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根据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可以推测出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体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
植物质量的变化或栽培植物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或体积
植物质量的变化或栽培植物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或体积
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要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NaCl、Na2SO4;、Na2CO3的含量,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下面是他们的测定步骤:
(1)确定要测定地块的采样点.
(2)将采集好的土样晾干、粉碎、称量,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
(3)对所取滤液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阴离子都来自原土壤滤出液中)
(4)称量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沉淀质量,计算得出盐碱地中上述三种盐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采样点时有下列四种方案,选用方案
C
C
较为合理.

(2)上述实验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
Ba(NO32
Ba(NO32
,试剂B的化学式是
HNO3或HCl
HNO3或HCl
,气体和试剂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Ba(OH)2═BaCO3↓+H2O
CO2+Ba(OH)2═BaCO3↓+H2O

(3)若上述实验中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则按上述实验步骤最终测得土壤中
NaCl(或氯化钠)
NaCl(或氯化钠)
的含量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义乌市)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
 
2CuO+CO2↑+H2O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1)装置连接顺序为:
②→①→③(或②①③)
②→①→③(或②①③)
.(填写编号)
(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第一步  检查气密性;
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
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①和③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质        装置

时间
装置① 装置③
实验前 220.0克 195.0克
实验后 222.1克 199.4克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21:44
21:44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AC
AC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义乌市)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集气瓶
集气瓶

(2)利用此套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
CD
CD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乐陵市二模)为了测定某种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组成,取该黄铜样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7.5 67.5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为
C
C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m
27:13
27:13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许昌二模)实验室有一瓶试剂,密封完好但标签残缺,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丰和小安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
A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I、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
II、Na2CO3和NaHCO3溶液呈碱性:
III、室温(20°C)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小安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NaHCO3
NaHCO3

设计实验并继续探究:
(1)小丰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NaCl
NaCl

(2)小丰为了确定该溶液是哪种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
稀盐酸(或稀硫酸)
稀盐酸(或稀硫酸)
产生大量的气泡 该溶液是
碳酸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小丰为了探究一瓶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50g,加入50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95g,请你计算所用
C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许昌二模)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2)改进试验后,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许昌二模)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2)为了收集到纯度高、浓度大的氧气,应该用的收集装置是
D
D
.(填序号)
(3)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左”或“右”)侧导管通入.
(4)某次实验中,关闭A的夹子,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发现水充满了整个试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许昌二模)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某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
(2)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或把菜倒入锅中灭火,其灭火的主要原理分别是什么?
(3)为什么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许昌二模)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服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2)请写出一种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用乙醇做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