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5917  35925  35931  35935  35941  35943  35947  35953  35955  35961  35967  35971  35973  35977  35983  35985  35991  35995  35997  36001  36003  36007  36009  36011  36012  36013  36015  36016  36017  36019  36021  36025  36027  36031  36033  36037  36043  36045  36051  36055  36057  36061  36067  36073  36075  36081  36085  36087  36093  36097  36103  3611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现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除去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除去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
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释,加入酚酞溶液
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释,加入酚酞溶液

②观察到的现象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水槽
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字母序号,下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
C
C
收集.
 (3)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H2SO4+FeS═H2S↑+FeSO4
H2SO4+FeS═H2S↑+FeSO4

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B
B
若用图1装置来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
a
a
,原因是
H2S的密度比空气大
H2S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为了验证氢硫酸水溶液呈酸性,图1装置中应装的试剂是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现象是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③为了防止多余硫化氢逸出污染空气,可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来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Na2S+2H2O
2NaOH+H2S═Na2S+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2)湿法炼铜
Fe+CuSO4═Cu+FeSO4
Fe+CuSO4═Cu+FeSO4

(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混合反应
FeCl3+3NaOH═Fe(OH)3↓+3NaCl
FeCl3+3NaOH═Fe(OH)3↓+3NaCl

(4)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化学式:硝酸钙
Ca(NO32
Ca(NO32
,氢氧化铝
Al(OH)3
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山茶油中含有柠檬醛76克,将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克二氧化碳和72克水,则柠檬醛含有的元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
5
1
5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3)丙同学:实验后,发现水面上升很少,可能的原因有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
(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恩施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北京)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Fe
(1)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点燃 
.
 
CO2
C+O2
 点燃 
.
 
CO2

(2)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碳元素
碳元素
,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氧元素或氢元素
氧元素或氢元素

(3)若X和Y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向X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滴加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和盐酸
氯化钠和盐酸

(4)若某元素的单质A及其氧化物B均与D溶液反应,分别形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且这种元素在B和F中的化合价相同.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工业上用F和H2在300-350℃时反应制得D和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3+H2
 300-350℃ 
.
 
2FeCl2+2HCl
2FeCl3+H2
 300-350℃ 
.
 
2FeCl2+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