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6352  36360  36366  36370  36376  36378  36382  36388  36390  36396  36402  36406  36408  36412  36418  36420  36426  36430  36432  36436  36438  36442  36444  36446  36447  36448  36450  36451  36452  36454  36456  36460  36462  36466  36468  36472  36478  36480  36486  36490  36492  36496  36502  36508  36510  36516  36520  36522  36528  36532  36538  3654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面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常用作焊接贵重金属的
保护气
保护气

(2)氢气可作燃料,是因为具有
可燃
可燃
性.
(3)氧气用于医疗上抢救危重病人,而臭氧则不能,主要是因为
分子构成
分子构成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实验室常温下制取氧气的反应: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2)在空气点燃木炭取暖:
C+O2
 点燃 
.
 
CO2
C+O2
 点燃 
.
 
CO2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自然环境中的气态氧化物
CO2
CO2
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有机物(淀粉)和一种气态单质
O2
O2
,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原料.这一变化过程中体现了水的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H、O、H2、O2、H2O四种粒子中,请用符号填写下列各空:
①水、水蒸气和冰都是由
H2O
H2O
构成的;
②当水变成水蒸气时,
H2O
H2O
粒子的间隙变大.
③电解水的变化中不变的粒子是
H、O
H、O

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变化中被破坏的粒子是
H2、O2
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常接触到的下列物质可以看成纯净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加热条件下,将24g 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g.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四份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6.0 6.0 6.0 6.0
取稀硫酸质量(g) 10.0 20.0 30.0 40.0
产生气体质量(g) 0.88 1.76 2.2 m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
稀盐酸
稀盐酸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2)m为
2.2
2.2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图中画出在6.0g样品中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李老师指导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新装置(见图).
[小资料]
(1)白磷着火点只有40℃,易燃烧,且耗氧彻底;
(2)注射器上的侧孔针头进入橡皮塞内,注射器与锥形瓶就不能相通;
(3)硫酸铜溶液能与白磷反应,从而化解白磷的毒性.
[实验探究]
(1)在确保装置不漏气时,按图装入药品、连好仪器.
(2)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
(3)燃烧结束,等到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即可把注射器针头推下来(刺穿橡皮塞),此时注射器里的硫酸铜溶液会
自动喷入锥形瓶内
自动喷入锥形瓶内
;如实验比较成功,则最终注射器里的液面约停留在
4
4
mL刻度处.
[反思与评价]
(1)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这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不支持
不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此改进装置与课本上“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装置相比,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一条:
不污染环境
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