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9288  39296  39302  39306  39312  39314  39318  39324  39326  39332  39338  39342  39344  39348  39354  39356  39362  39366  39368  39372  39374  39378  39380  39382  39383  39384  39386  39387  39388  39390  39392  39396  39398  39402  39404  39408  39414  39416  39422  39426  39428  39432  39438  39444  39446  39452  39456  39458  39464  39468  39474  3948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震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水源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灾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需经过一系列的精华处理才能使用.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
过滤
过滤
(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吸附
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肥皂水
肥皂水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
煮沸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部分救灾人员感到呼吸困难,因为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O2
C
C

A.不能供给呼吸             B.体积分数偏小         C.比低海拔地区稀薄
(4)在救灾过程中,某些设备需要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中总的化学反应可表示成Li+MnO2=LiMnO2,其中反应前后L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0→+1,则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4→
+3
+3

(5)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随手关水笼头(或一水多用或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只要从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方面回答的均可)
随手关水笼头(或一水多用或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只要从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方面回答的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④①②⑥⑤③
④①②⑥⑤③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a

(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
水珠
水珠
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
变浑浊
熄灭后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和水

某同学继续对白烟的成为进行探究,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固成的石蜡固体,并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3)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
不含水蒸气
不含水蒸气

(4)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A
A
(填序号),这样做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5)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C
C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A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如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无色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四种,A元素为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金属元素,B元素形成的单质为最轻的气体,C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为6个电子,则A元素的名称为
铁元素
铁元素
,B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H+
H+
,D元素的符号为
O
O
,A、C、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H2SO4(或H2SO3
H2SO4(或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1)B图中,每个分子中含有
2
2
个原子.
(2)D的物质物质类别属于
混合物
混合物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单质    E.氧化物
(3)C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4)含有保持氮气化学性质微粒的是
B
B
(填序号)
(5)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A
A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
A C
A C

A.使用清洁能源   B.燃放烟花爆竹   C.大量植树   D.推广私家汽车出行
(2)下列气体中暂未计入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填序号)
C
C

A.NO2        B.CO         C.CO2       D.SO2
(3)如图分别表示某些气体的主要用途,这些气体依次是
氮气,稀有气体;氧气
氮气,稀有气体;氧气


(4)据报道,为保障实现国庆60周年庆典时天气晴朗,曾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已知碘化银具有的性质是:①亮黄色粉末 ②熔点558℃③难溶于水 ④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为两种单质等.请判断上述有关碘化银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①②③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钾制取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3)水的通电分解
通电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通电
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4)汽车中常配置有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内部贮存有硝酸铵.当汽车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产生的大量一氧化二氮气体和另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充满气囊,防止乘员受伤.硝酸铵受撞击后发生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硝酸铵
撞击
一氧化二氮+水(分解反应).
硝酸铵
撞击
一氧化二氮+水(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气体充分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烧杯中,用100克钙片(有效成分碳酸钙)和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质量为178克.求该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仪器B、I的名称分别是
试管
试管
酒精灯
酒精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仪器的装置组合是
BGI
BGI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从上述仪器中组合3套发生装置为
AF
AF
ADE
ADE
BF
BF
(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满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已满

(4)在B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扣于盛有水的H中,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
上升
上升
(填“上升”或“不变”);若B中充满下列
BC
BC
气体,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A.H2  B.NO2  C.HCl  D.CO
(提示:①3NO2+H2O═2HNO3+NO,NO气体难溶于水;②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