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9304  39312  39318  39322  39328  39330  39334  39340  39342  39348  39354  39358  39360  39364  39370  39372  39378  39382  39384  39388  39390  39394  39396  39398  39399  39400  39402  39403  39404  39406  39408  39412  39414  39418  39420  39424  39430  39432  39438  39442  39444  39448  39454  39460  39462  39468  39472  39474  39480  39484  39490  3949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一年的学习,相信你的实验能力一定有了很大提高,请你一同参与回答以下问题.
(一)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2)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乙同学认为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②
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1
5
待冷却后打开K2,Ⅲ中的水倒流入Ⅰ中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
1
5

(4)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他在广口瓶B中预先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仪器A中盛放氢氧化钠浓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K1关闭、K2打开,然后打开K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依据
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并有气泡产生
Ⅲ中稀盐酸倒流入Ⅰ中,并有气泡产生
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二)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的反应进行了系列研究(如图2)
探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你认为在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探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微溶于热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提出猜想】
甲同学:
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
猜想Ⅰ:氯化镁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成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碱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1)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氯化镁
氯化镁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2)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气体能燃烧,请根据以上现象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2O
  △  
.
 
Mg(OH)2+H2
Mg+2H2O
  △  
.
 
Mg(OH)2+H2

(3)乙同学在进行上述猜想Ⅱ的探究时,发现实验一段时间后,酚酞的红色总是会逐渐消失,于是他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的碱逐渐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但甲同学猜想可能是水温逐渐降低,导致
Mg(OH)2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沉淀
Mg(OH)2的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沉淀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甲或乙的猜想是否成立 (写出相应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溶液又变红,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二: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后,立即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进行液封,使溶液与空气隔绝,若冷却后红色依然褪去,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一: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若溶液又变红,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方案二: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后,立即滴入适量的植物油进行液封,使溶液与空气隔绝,若冷却后红色依然褪去,则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Mg(OH)2的溶解度减小.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若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若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含有
元素;从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是由
分子
分子
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2)化学反应或物质溶解于水时,往往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例如,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
吸收
吸收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硝酸铵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
降低
降低
(选填“升高”或“降低”).
(3)反应物相同时,若条件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例如,CO2+H2O═H2CO3,6CO2+6H2
 叶绿素 
.
光照
C6H12O6+6
O2
O2

(4)有二氧化碳或水生成的反应很多(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H2+O2
 点燃 
.
 
2H2O
2H2+O2
 点燃 
.
 
2H2O

②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其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5)水、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如铁在空气中锈蚀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等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向空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已知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高温 
.
 
CaO+CO2
CaCO3
 高温 
.
 
CaO+CO2

(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过滤
过滤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
玻璃棒

(3)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aO=Ca(OH)2
H2O+CaO=Ca(OH)2

(4)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NH3、NaCl
NH3、NaCl
(填写化学式).
(5)请写出纯碱(Na2CO3)的一点用途: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或洗涤剂的生产等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或洗涤剂的生产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按要求填空.
(1)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
N2
N2
(填化学用语);
(3)表示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3
Al2
  
03
+3
Al2
  
03

(4)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其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了NH3和H2O.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ZnCl2溶液与AgNO3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
Ag+和Cl-
Ag+和Cl-
(填离子符号)结合生成了
AgCl
AgCl

(5)已知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据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02
 点燃 
.
 
CO2+2H2O
CH4+202
 点燃 
.
 
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前不久,我国查处了某些黑心厂家用塑化剂替代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DEHP是塑化剂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关于塑化剂DEHP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物质的分类 B 食物与营养素
盐--纯碱、氯化钠、小苏打
碱--生石灰、熟石灰、火碱
合金--铁、生铁、不锈钢
主要含蛋白质--鸡蛋、牛奶
主要含糖类--馒头、米饭
主要含维生素--奶油、苹果
C 化学与生活 D 元素与人体健康
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浸泡
鉴别羊毛、涤纶-点燃后嗅闻气味
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煮沸或蒸馏
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C-易引起贫血
缺钙-易引起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