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39678  39686  39692  39696  39702  39704  39708  39714  39716  39722  39728  39732  39734  39738  39744  39746  39752  39756  39758  39762  39764  39768  39770  39772  39773  39774  39776  39777  39778  39780  39782  39786  39788  39792  39794  39798  39804  39806  39812  39816  39818  39822  39828  39834  39836  39842  39846  39848  39854  39858  39864  3987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3个硫原子
3S
3S

(2)硝酸
HNO3
HNO3

(3)2个氧分子
2O2
2O2

(4)3个铵根离子
3NH
 
+
4
3NH
 
+
4

(5)碳酸氢钠
NaHCO3
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南开区二模)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颗粒物.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静安区一模)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比较慢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碳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总结: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①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快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②请你分析: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验证不是水分解产生氧气而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验证不是水分解产生氧气而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③小英同学认为仅有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最终会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实验操作过程中将二氧化锰在实验前和试验后(烘干)进行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第二: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仍有大量气泡产生,该补充实验说明了
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静安区一模)有一混合气体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

①实验中,若A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粉末有白色变为蓝色,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5H2O═CuSO4?5H2O

②若B中出现
浑浊
浑浊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③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反应现象是
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装置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⑤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缺少的实验仪器或采取的措施
用酒精灯将剩余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用酒精灯将剩余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⑥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能够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水蒸气
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静安区一模)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试管
试管
b
铁架台
铁架台

②实验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制得氧气,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AC(或AE)
AC(或AE)
(只写一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③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
E
E
,上图所示装置B属于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使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时,块状固体应放置在
M
M
处(填“M”或“N”),选用装置B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将活塞关闭
将活塞关闭

④实验室要制取0.3moLCO2,需要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要得到这些碳酸钙,需要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多少克?(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结果精确到0.1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静安区一模)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料,为了缓解温室效应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科学研究人员正为之积极探索.

①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该转化属于
化学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金属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
②有人提出设想:将排放到空气的二氧化碳液化后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人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对海洋生物和海床等有危害,其中酸度增加的原理是
CO2+H2O═H2CO3
CO2+H2O═H2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二氧化碳在冰冷的深海中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水中溶解度
增大
增大
(填:增大、减小、不变)理由是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③有的科学家提出:若能以较低成本获取氢气,则可建立如右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循环流程,
a.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一定条件
CH3OH+X,其中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b.该流程图中除CO2得到循环利用外,人类还要利用的是
镍和钯
镍和钯

c.图中的反应①可以说明“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还有
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合理即可)
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静安区一模)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
(g/100g水)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①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m
m
.(填m或n)
②70℃时,在100g水中加入110g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
不饱和
不饱和
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③10℃时,131g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3.1
3.1
g.
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100g水),则x的取值范围是:
34.0g<x<37.0g
34.0g<x<37.0g

⑤若将硝酸钾和氯化钾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硝酸钾
硝酸钾

⑥对⑤的操作或析出晶体后的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Ⅰ.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Ⅱ.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Ⅲ.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两者都达到饱和
Ⅳ.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将KNO3、KCl完全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