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0159  40167  40173  40177  40183  40185  40189  40195  40197  40203  40209  40213  40215  40219  40225  40227  40233  40237  40239  40243  40245  40249  40251  40253  40254  40255  40257  40258  40259  40261  40263  40267  40269  40273  40275  40279  40285  40287  40293  40297  40299  40303  40309  40315  40317  40323  40327  40329  40335  40339  40345  403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研究.

回答相关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2)装置B的作用是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气体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气体

(3)C中盛放的试剂是
浓硫酸
浓硫酸

(4)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5)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D中紫色小花不变色,而E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中紫色小花不变色,而E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试管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收集氧气可用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
法.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B
B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4)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取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H2SO4(浓)
  △  
.
 
Na2SO4+2HCl↑
2NaCl+H2SO4(浓)
  △  
.
 
Na2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Mn Fe
(1)A溶液在黑色固体B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D,D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A溶液中的溶质用化学式表示为
H2O2
H2O2

(2)无色气体E与红色固体F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固体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高温
3CO2+2Fe
3CO+Fe2O3
高温
3CO2+2Fe

(3)将一定量的固体G放入一定量且过量M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溶液变为黄色,且溶质仅有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碳家族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碳元素的信息,碳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6
6

(2)含碳的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下列用品,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B
B
(填字母序号).

(3)二氧化碳的循环对于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其中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点燃 
.
 
CO2+2H2O
CH4+2O2
 点燃 
.
 
CO2+2H2O

(4)工业上用“碳捕捉”技术将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捕捉并回收CO,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反应II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

②分离室中进行的操作是
过滤
过滤

③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BC
BC
(填字母序号).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量消耗大是该捕捉技术有待解决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认识反应规律,控制反应条件,让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
(1)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2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不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不同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不同,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不同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不同,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②小明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概括,得出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
AC
(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对图1实验应该进行三组对比分析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A常用于切割金属.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能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BCD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A物质具有可燃性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13:8
13:8

③该反应过程中,若提高B物质的浓度及用量,好处是
促进A完全燃烧,放出更多热量
促进A完全燃烧,放出更多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NaOH溶液常用于鸡舍消毒,NaOH的俗称是
火碱(烧碱、苛性钠)
火碱(烧碱、苛性钠)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1
+1
价.
(3)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有效成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4)食盐是最重要的调味品.下表为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结合表内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构成食盐的微粒是
Na+、Cl-
Na+、Cl-

②从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应采取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蒸发结晶

③20°C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食盐,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6.5%
26.5%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3?顺义区一模)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