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0413  40421  40427  40431  40437  40439  40443  40449  40451  40457  40463  40467  40469  40473  40479  40481  40487  40491  40493  40497  40499  40503  40505  40507  40508  40509  40511  40512  40513  40515  40517  40521  40523  40527  40529  40533  40539  40541  40547  40551  40553  40557  40563  40569  40571  40577  40581  40583  40589  40593  40599  4060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该实验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充分耗尽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充分耗尽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左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为约占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1
5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其中的两种: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3)若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实验后看到进入的水可能会
大于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热,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事实,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
 点燃 
.
 
SO2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
 点燃 
.
 
SO2

(2)加热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3)燃烧木炭: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点燃 
.
 
CO2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点燃 
.
 
CO2

(4)水通电分解:
通电
氢气+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2H2↑+O2↑)
通电
氢气+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2H2↑+O2↑)

(5)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1)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毫升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2)香水洒到地上很快屋子就充满香气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若将淡黄色粉末E在D中点燃能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B
锰酸钾
锰酸钾
;C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D
氧气
氧气
;E
;F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2)用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表示②、③有关的化学反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或2H2O2
 MnO2 
.
 
2H2O+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或2H2O2
 MnO2 
.
 
2H2O+O2↑)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或S+O2
 点燃 
.
 
SO2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或S+O2
 点燃 
.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量取8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若将E装置中收集的氢气排出,应从
c
c
(填c或d)口通入蒸馏水.
(4)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C
C

A.可以随时加液      B.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可以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同学们对美术组的环保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加入适量聚乙烯和少量胶合剂)展开探究:
[拓展实验一]探究影响石头纸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5)甲、乙两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
现象 试管①、②、③中产生气泡快慢的顺序为:
①>②>③.
分析结论 Ⅰ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2CaCl2+H2O+CO2
CaCO3+2HCl═2CaCl2+H2O+CO2

Ⅱ对比甲同学实验①②可知,
盐酸越浓(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盐酸越浓(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快;
Ⅲ对比甲同学实验
②③
②③
(填实验序号)可知,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

Ⅳ乙同学的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时间
时间
 和
锥形瓶及药品的质量或二氧化碳的质量
锥形瓶及药品的质量或二氧化碳的质量
[拓展实验二]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甲组同学的方法是:(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图2(Ⅰ)为石头纸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2(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①连接仪器,夹紧弹簧夹,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果a、b中有稳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2(I)气密性
良好
良好
(选填“良好”或“漏气”)
②图2(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或隔绝二氧化碳与水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或隔绝二氧化碳与水

③反应停止后,
B
B
(填序号)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A.水平移动量气管         B.上下移动量气管       C.封闭量气管
(7)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均匀称取四份样品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用电子天平及有关装置,得出二氧化碳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其他物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取样品质量(g) 6.25 6.25 6.25 6.25
取稀盐酸的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20 m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在第1份样品的实验中,
盐酸
盐酸
完全反应了.
②m为
2.20
2.20

③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④请在坐标图3中画出在6.25g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40℃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是
36.6
36.6
g/100g水.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是
不饱和
不饱和
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3)将上述(2)中溶液降温到2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
68.4
68.4
g.
(4)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①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硝酸钾(KNO3
硝酸钾(KNO3

②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C
(填序号);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
B.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硝酸钾达到饱和
C.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
(5)20℃时,将18克氯化钠溶解在80克水中,应至少蒸发
30
30
g 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蒸发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BC
BC

A.搅拌促进溶解         B.加速蒸发
C.防止液滴飞溅         D.引流缓冲
(6)如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硝酸钾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B
B

A.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B.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钾
C.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钾
D.从N→M:先过滤出适量固体硝酸钾再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