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1086  41094  41100  41104  41110  41112  41116  41122  41124  41130  41136  41140  41142  41146  41152  41154  41160  41164  41166  41170  41172  41176  41178  41180  41181  41182  41184  41185  41186  41188  41190  41194  41196  41200  41202  41206  41212  41214  41220  41224  41226  41230  41236  41242  41244  41250  41254  41256  41262  41266  41272  4128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新鲜的蔬菜、水果、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可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在新鲜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500mg/L.
某兴趣小组测定了某牌子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请按要求填写下面实验分析报告中的空白:
①测定目的:测定某牌子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②测定原理:C6H8O6+I2→C6H6O6+2H++2I-
③实验用品及试剂:
仪器和用品:略
试剂:指示剂
(选①紫色石蕊试液、②无色酚酞试液、③淀粉试液)、溶质为1905mg/L的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④实验过程:
(1)洗涤烧杯、量筒、滴管等仪器.
(2)用
量筒
量筒
(填仪器名称)各取20.0ml待测橙汁于五个烧杯中,在每个烧杯中各滴入2滴指示剂.右手控制滴管,吸取标准碘溶液滴入烧杯中.左手控制烧杯,不停地摇动烧杯.直到出现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蓝色
现象时,停止滴加标准碘溶液.
(3)五次实验的数据处理与记录
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滴加标准碘溶液的体积(mL) 15.1 14.9 30.2 15.0 15.35
根据上述数据,明显存在读数错误的是第
第三次
第三次
次实验,在实验操作中存在很大误差的是第
第五次
第五次
次实验.经数据处理,取另三次实验的平均值,则在实验中消耗的标准碘溶液的体积应该是
15
15
ml,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
990
990
mg/L.
(4)问题讨论:
①从分析数据来看,该牌子的橙汁是否为天然橙汁?
C
C

A.一定是      B.一定不是     C.不能确定
②制造商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B、C
B、C

A.加水稀释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浓缩       C.将维生素C作为添加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其着火点是40℃),并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注:白磷与红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先下降后上升
先下降后上升

(2)若实验非常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式:
b-a
c-a
=
1
5
b-a
c-a
=
1
5

(3)组内成员小葛为了证明实验完成后的集气瓶内是否还有氧气剩余,他没有利用其它的仪器和药品,仍是利用了上述实验涉及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了一个实验,最后得出了瓶内一定没有氧气剩余的结论.你知道他是如何实验的吗?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4)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 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⑤步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
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
形成液封,防止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的气体从长导管中向外逸散而影响实验结果

(5)组内成员小杭性格好动,无意间他发现向⑤步骤集气瓶内的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水会变红.这一现象使组内成员积极地展开了讨论,成员小葛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而导致的,但小明马上作出反对,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极少,而实验过程中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可能会使溶液显酸性.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小明
小明
.若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正确,那么请你对“变红”现象提出大胆地猜想:
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质
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溶于水中形成了酸性物质
.(若你认为小葛的观点正确,此空不填)
(6)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B
B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 体积的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在24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粗食盐中含有CaCl2、MgCl2、Na2SO4杂质,需加入NaOH溶液、NaN03溶液、BaCl2溶液和盐酸(均过量),然后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所加四种溶液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莽草酸 ( 化学式:C7H10O5) 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回答:
(1)莽草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42:5
42:5

(2)相对分子质量
174
174

(3)87g莽草酸含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水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气体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A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
H2O2
H2O2
(填化学式)
③常温下,如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A
A

A.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B.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氧化铁
D.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B中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B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漏气,在图B中用箭头标出可能发生漏气的地方.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4放在大试管中,如图B加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请你补充猜想Ⅲ:
MnO2和K2MnO4都放出氧气
MnO2和K2MnO4都放出氧气

做出猜想l和Ⅱ的理由是
MnO2和K2MnO4都含有氧元素
MnO2和K2MnO4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猜想l和Ⅱ来证明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
在试管口放一个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在试管口放一个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取等量的锰酸钾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入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的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取等量的锰酸钾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氧化钾,一支试管中不加入氧化钾.用同样火焰的酒精灯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收集一瓶氧气所用的时间作比较.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3)丙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装置(如图1所示),
①装置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
把排水法改为向上排空气法
把排水法改为向上排空气法

②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此装置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B

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C.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