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盐城市)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
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
(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
[数据处理]
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盘(选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95.2%。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以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Fe3C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乐山市)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各步骤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复燃 |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不复燃 |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 木条迅速复 燃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年江西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
(2)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 (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
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
(4)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
操作方法 | 现象 | 结论 |
(5)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在生成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你认为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黄冈市)(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还可以制取 气体(填化学式),可用 或 装置收集(填符号)。
(2)(6分)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
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二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 ,另一个是 ;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
加入的物质 | 水 | SO2+水 |
a. | 无现象 | |
b.镁条或锌粒 | 无现象 | |
c. | 无现象 | 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
③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 、 做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
④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黄石市)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积极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Ⅰ | 加水溶解 | 得无色澄清溶液 |
Ⅱ | 加入Na2CO3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① ,② 。
[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下图所示。
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B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A、C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
实际操作中,测得A、B、C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海南省)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呢?
(2)查找资料: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H2O、 Na+ 、OH— 和极少量的H+ 。
(3)猜想:是大量的OH—使紫色石蕊试液蓝色。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平不变色,说明 ;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平不变色,说明 ;
③ 。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年贵港市)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 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 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 ①溶液呈酸性;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Ⅰ: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_________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测得被测液的pH=8 | 猜想①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
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气体产生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②成立。 |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哈尔滨市)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0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0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达州市)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现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雪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宁的结论为: 。
[评价与反思]
小雪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请你设计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恩施自治州)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
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由此可知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仪器a的名称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建立新假设的理由: 。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 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CaO2与H2O反应有Ca(OH)2生成 | ||
CaO2与H2O反应无Ca(OH)2生成 |
(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