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含镁3%~5%的镁铝合金是轮船制造、化工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现有一块质量为w g的镁铝合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已知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lO2:)和H2,化学方程式为:2A1+2NaOH+2H2O=2NaAlO2+3H2↑;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l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A1(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利用镁铝与酸、铝与碱、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来测定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研究小组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l:镁铝合金与过量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L;
方案2:镁铝合金与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w1g;
方案3:镁铝合金与过量盐酸溶液反应后再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w2g。
【问题讨论】请你参与研究小组的研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按照方案1进行了实验。
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
②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
(2)方案2中剩余固体是 ;若按方案2进行实验,测得镁的质量分数为 。
(3)方案3中“过滤”得到的沉淀是 。
(4)某同学又设计了与上述方案原理不同的方案4,也能测得镁的质量分数。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方案4:镁铝合金与 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L。
【方案评价】
(5)在实验方案1-4中,你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山东省海域辽阔,盛产海带,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坩埚、泥三角、三角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写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研钵 D.干燥器
(2)步骤②浸泡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
(3)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铁架台、烧杯、滤纸外,还用到的仪器是 、 。
(4)实验中用到托盘天平,在使用时,先 ,然后把称量物放在 盘,要用 夹取砝码放在另一盘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A、B、C、D、E、F、I、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D、E、X为氧化物,F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I为单质。
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 。
(2)A的化学式是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习探究小组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
请回答: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密闭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 。
(3)自第 分钟起管(A)和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非常接近理论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是常见元素的单质,A、B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的反应:甲+A→B+乙(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反应类型是 。
(2)若甲、乙为金属,且乙的硫酸盐溶液为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乙为非金属单质,B中含有+3价金属元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干燥剂和脱氧剂等。
(1)包装熟食品时,常加防腐剂苯甲酸钠(C7H502Na),它含有 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说明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 。
(3)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它属于 (填序号)。
A.酸 8.碱 C.盐 D.氧化物
写出生石灰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4)某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氧气和水蒸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下表中的三组实验,分别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
① | ② | ③ | |
田 | 铜、锌的混合物 |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 | 盐酸和氯化铵的浓溶液 |
乙 | 稀硫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钠浓溶液 |
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常用方法。现有三组物质:①金刚石、水银、镁条、干冰;②醋酸、小苏打、食盐、纯碱;③白酒、空气、盐酸、白磷。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 )
A.金刚石、小苏打、白酒
B.干冰、醋酸、白磷
C.水银、食盐、空气
D.镁条、纯碱、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人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CuO粉末 | C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不正确的是 ( )
A.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也生成CO2
B.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Cu也能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
D.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