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向淀粉中滴加碘水,淀粉变蓝 B.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体积比是1:2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强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H2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
①亮亮同学利用下图A装置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先通入H2,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H2直至试管冷却。可观察到黑色CuO变成红色。
②明明同学利用上图B装置也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片刻可观察到黑色CuO变为红色。
对比A、B两套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 。
③在明明同学的实验中,当铜丝表面生成CuO后,若继续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炽热状态时,则与H2反应较快;若只加热至红热状态时,则反应较慢,甚至没有明显现象。对比这两种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请举出实例说明 。
(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对比这两个反应可得到的结论是 。
(3)H2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CuO反应,生成Cu和H2O。
①亮亮同学利用下图A装置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先通入H2,再加热,实验结束后,先撤酒精灯,继续通入H2直至试管冷却。可观察到黑色CuO变成红色。
②明明同学利用上图B装置也完成了该实验。
实验步骤: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迅速伸入盛有H2的集气瓶中,片刻可观察到黑色CuO变为红色。
对比A、B两套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 。
③在明明同学的实验中,当铜丝表面生成CuO后,若继续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至炽热状态时,则与H2反应较快;若只加热至红热状态时,则反应较慢,甚至没有明显现象。对比这两种情况,可得到的结论是 。
(4)在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的实验中,有下列两种实验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
乙方案:
①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案制取80g硫酸铜,甲方案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98g,请计算乙方案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多少?
②通过对比这两种实验方案及计算结果,你认为选用哪种方案更好? ;请说明你的理由 。
(5)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与分析可知,探究某一化学问题时,除了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恰当的实验装置外,还应考虑 等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什么?
(3)将B、C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 | | |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溶 |
(1)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理由是什么?
(2)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下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2)上图B中两块金属片互相刻画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3)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