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5100  45108  45114  45118  45124  45126  45130  45136  45138  45144  45150  45154  45156  45160  45166  45168  45174  45178  45180  45184  45186  45190  45192  45194  45195  45196  45198  45199  45200  45202  45204  45208  45210  45214  45216  45220  45226  45228  45234  45238  45240  45244  45250  45256  45258  45264  45268  45270  45276  45280  45286  4529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    ▲    气体(填写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        ▲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      ▲      的预处理。

    【小  结】

    (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        (填力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    ▲    (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        ,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奖    ▲    (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所示溶液为某温度下氯化钠的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B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忽略水的蒸发),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B点代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若将满足B点指标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会有    ▲    g氯化钠晶体折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

    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生石灰放入水中: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

       ▲        ,该反应是    ▲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        ,基本反应类型是    ▲    

(4)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此时液体的导电性比反应前    ▲   (选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5)氯化铵晶体(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和水,同时生成一种氨臭味的气体

    (NH3):           ▲           ,检验该气体可用湿润的    ▲    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  ▲ 

(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  ▲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A.盐酸          B.氯化钾     C.氧化铜      D.淀粉

    E.五氧化二磷    F.氮气        G.氢氧化钙    H.甲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1)

金属氧化物

(5)

非金属单质

(2)

非金属氧化物

(6)

挥发性酸

(3)

易溶性盐

(7)

最简单的有机物

(4)

微溶性碱

(8)

糖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过滤装置及其操作的简图(图中固定装置和混合液、滤液均省略,且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的三层滤纸处),其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