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
⑴20℃时,向100g水中加入 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⑵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⑶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⑴中所得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B.氢氧化钠 C.硝酸按 D.干冰 E.生石灰
⑷通过 操作可将上述⑶中析出硝酸钾晶体与硝酸钾溶液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晋江】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娄底】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上海】20℃时,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 KCl后,一定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变为105g 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浓度变大 D.溶剂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宜昌】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 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襄樊】糖水、生理盐水、碘酒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三种物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溶质都是固体;②都是均一、稳定的溶液;③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襄樊】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80gX即可得到X的饱和溶液
B.溶解度Y>X>Z
C.t℃时,X、Y、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