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
B.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法得到氯化钠固体
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个数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55 g 10%的盐酸。求:
(1)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cm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10%的盐酸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活动小组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来制取氢气,但实验室现有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试计算:
(1)将10g浓硫酸配制成所需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
(2)取上述配制好的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能制得氢气质量为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H2SO4===ZnSO4 +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g/100mL~5g/100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现有食醋500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4.8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同学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MnO2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17g×5%××100%。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
B.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
(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苯甲醇(分子式为C7H8O)在医疗上曾做溶剂来溶解青霉素钾盐一减轻注射时的疼痛,但是不断有试验数据显示,苯甲醇与臂肌挛缩存在相关性,会造成患者“青蛙腿”。因此,苯甲醇作为青霉素钾盐注射溶剂的方法已逐渐被淘汰。请回答:
(1)一个苯甲醇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2)苯甲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单整数比)。
(3)苯甲醇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右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g=1000mg)。
(3)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
(2)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质量为 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 小于等于15千克 | 15~23千克 | 23~40千克 | 大于40千克 |
每次用量 | 30mg | 45mg | 60mg | 60mg |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需服用 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葡萄糖、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48g B.72g C.144g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