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深洞,打算进去看看,但洞内很黑,有人提议用手电筒照明,有人说用火把照明。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赞同哪种提议?请阐述理由。
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气体越来越多,气候也在不断变化,我国
已经历了多个“暖冬”。造成气温变暖的主要物质?请举出防止“暖冬”现象进一步加剧的两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我们初中化学学习中最为熟悉的四种气体,请根据一定的依据对他们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 | 是 | 否 |
①是否具有可燃性 | H2,CO | O2、CO2 |
② |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关注同学们的营养问题:
某山区学校食堂午餐的食谱如下:米饭、油炸糕、炖土豆、炒白菜、萝卜汤
⑴以上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__ 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
⑵考虑到中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你建议食堂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_________ ______。
⑶为了保存易坏的食物要用到食品保鲜膜。2005年国家质监局发布公告:禁止生
产或进口有害的DEHA(C22H42O4)增塑剂的PVC食品保鲜膜。市场上保鲜膜的种类较多,要保证食品安全,必须注意识别。DEHA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____ ____。DEHA是一种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使用不当易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塑料保鲜膜不宜包装热的油炸食品,因为高温时保鲜膜中增塑剂分子更容易从保鲜膜进入食品中。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世界每年生产、使用约上千万吨保鲜膜,使用后成为塑料垃圾,为了保护环境,你提出的一条合理化建议是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经①闻气味 ②尝味道初步确定它为白醋(醋酸的水溶液,醋酸的质量分数约为12%),取少量该溶液分别倒在两个杯子中,分别加入③纯碱 ④一枚铁钉,两个杯子均有无色气体放出,进一步证明它是醋酸,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⑴①②是根据物质的 性质来判断(填“物理”或“化学”);
⑵你知道③④两个实验是根据酸类的哪些性质设计的?
、 。
⑶已知这瓶白醋含醋酸为60g,计算此瓶白醋的净重约为 ;
含水分子约 个(1个水分子约是3×10-26kg,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C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 D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火碱、纯碱都属于重要的碱类物质
B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在伤口上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 物 | 苹 果 | 葡 萄 | 牛 奶 | 玉米粥 |
pH | 2.9~3.3 | 3.5~4.5 | 6.3~6.6 | 6.8~8.0 |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 )
A苹果 B玉米粥 C牛奶 D葡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绿色”的含义包括“绿化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 ( )
A废旧电池、塑料袋随意乱扔、乱放
B人走不忘关电灯,洗手不忘关龙头
C减少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航天员专用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中的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