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① ;② 。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 验 步 骤 | 现 象 及 结 论 |
|
(3)小华想用右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 (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
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 ;
猜想二: ;
猜想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硝酸铵与氯化钠 | 观察颜色 | 加水溶解并触摸容器外壁 |
B | 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 | 滴加稀盐酸 |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
C | 羊毛与绦纶 | 点燃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D | 氢气与氧气 | 用燃着的木条 | 闻气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 选用试剂(过量) | 操作方法 | |
A | CO2(CO) | O2 | 点燃 |
B | Cu(Fe) | 稀盐酸 |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
C | CuSO4溶液(H2SO4) | 氧化铜 |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盐酸(H2SO4) | 硝酸钡溶液 |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3·12 H2O]是农村常用的一种净水剂,它在水中离解出K+、Al3+和SO42-,甲同学为了探究明矾中每种粒子是否有净水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
写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 | 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 | |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l2(SO4)3,静置 | 烧杯中的水变澄清 |
乙同学看到甲的方案后,认为该方案不完善,他对甲同学的方案进行补充完善,请你把乙同学补充方案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使用的试剂填人下表。
实验目的 | 使用的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右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集气瓶并将塞子塞紧。、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待红磷燃烧结束并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进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l/5。其原因 是 。
(3)上述实验和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将汞与空气封闭在一起加热,生成氧化汞)的化学反应都属于 反应,生成物都属于 (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
(4)使用上述装置,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 (选填是或否)。若可行,说明理由;若不行,应怎样改进?
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天然气和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代替蜂窝煤作燃料可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工业上用水蒸气通过赤热的炭来制取水煤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工业上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2)空气质量日报中常列出的主要污染物有: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氦 ③一氧化碳④臭氧
⑤可吸人颗粒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代替蜂窝煤后.上述污染物中明显降低的是
(填番号)。
(3)送入居民家史的天然气、水煤气中常加入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其作用是
。
(4)用天然气、水煤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除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解释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反应的,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释。
(1) 湿衣服晾干。
(2)用石灰浆粉刷过的墙壁。刚开始会“冒汗”。
(3)将生锈的铁钉放人稀盐酸中,过一会取出,铁钉光亮如新。(铁锈的主要成分Fe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