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可能组合有哪几种?(每种组合中A和B的成分均要求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本题涉及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化合物.
①A溶液和B溶液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②c、D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无明显现象,后产生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③E、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每小题都有多种可能,只答出一种可能即可.)
(1)①中化学方程式为: .
(2)C、D的化学式:C 、D ;
(3)③中涉及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1)A+B→C+H2O (2)C+KOH→D↓(蓝色)+E (3)B+D→C+H2O (4)E+BaCl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OH、HCI、MgSO4、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一:
A | B | C | D | E | |
A | ↓ | _ | _ | ↓ | |
B | ↓ | ↑ | _ | ↓ | |
C | _ | ↑ | |||
D | _ | _ | _ | ↓ | |
E | ↓ | ↓ | _ | ↓ |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A ___ B___C___ D___ E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的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图示关系回答:
⑴甲物质中的元素共有___种。
⑵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⑶若常温下乙为无色液体,则A为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n为正整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碱 B. X肯定能形成化学式为 的含氧酸钠盐
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 X是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所选试剂 | 判断方法 | |
方法一(例) | 锌 |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液。 |
方法二 |
|
|
方法三 |
|
|
⑵ 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石灰水。请你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⑴ 鉴别它们所用的不同类别的试剂是(任选两种)_____、_____;
⑵ 简述其中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1)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 。(2)乙同学很快拟定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E、 A. 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F、 B. 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G、 C. 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H、 ①步骤B中如何判断已充分反应?
I、 ②步骤B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J、 ③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 _______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