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林辉同学取6.5g的锌片并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56.3g硫酸锌溶液。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大地震,该地区藏族同胞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全国各地大批官兵和医疗救助队迅速投入了抗震救灾。为了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每天需要喷洒大量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消毒液。请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要配制28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于是他就对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
第一种: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单质; 第二种:钠与硫酸铜反应没有铜单质生成。
[查阅资料] 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1: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进行观察,发现切面具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放置片刻,银白色逐渐变成暗灰色。将其投入烧杯中的蒸馏水里,发现钠块浮在水面,立刻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同时有气体产生。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试液立即变为红色;
实验2: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钠,发现也有气体产生,同时生成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
(2)分步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实验结论]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能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思与评价]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K、Ca、Na)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跟溶液中的 反应,生成的碱再跟盐反应。所以它们 (填“能”或“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码,下同),收集装置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是紫红色固体,D是混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 |
(1) 写出D物质的组成: 、 。
(2) 写出A、H物质的化学式:A ,H 。
(3)G—→I 的化学方程式是 。
(4)F—→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说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经济发展大力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试回答:
(1)近年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3)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芯片是所有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材料制成的。用
化学方法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①SiO2+2CSi+2CO; ②Si+2Cl2
SiCl4;
③SiCl4+2H2Si+4HCl。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2)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反应①中碳单质表现了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
(4)反应①中生成有剧毒的CO,它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从而使人体缺氧而造成“煤气中毒”。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你将采取的首要救治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右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下图), 浴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
![]() |
A.硝酸铵 B.食盐 C.生石灰 D.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