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
CO2↑+H2O),生成二氧化碳共4.4g,那么同时生成氨气的质量为( )
A、7.9g B、1.8g C、1.7g D、3.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又迎来了一个航天高峰,继“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神舟七号”又发射在即。“神舟六号”携带了50kg的氧气,供宇航员呼吸之用,同时还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有些宇宙飞船内是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来除去舱内所含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LiOH+CO2=== Li2CO3+H2O
(1)试计算1g氢氧化锂所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2)若用氢氧化钾来代替氢氧化锂,试计算1g氢氧化钾所能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2+H2O)
(3)利用(1)和(2)所得的结果,试解释为什么宇宙飞船选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二氧化碳比用氢氧化钾更好?
(4)若每位宇航员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平均是502:,现有4位宇航员在进行一项为期7天的太空任务,试计算在宇宙飞船上应携带氢氧化锂的质量。(在宇宙飞船内的温度和气压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833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为得知15.8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 | 小妍:计算法 |
小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15.8g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1300mL。 |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21世纪教育网 = 氧气的质量为:15.8g×40.5%=6.4g
|
请回答:
(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10-3g/mL,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算出
15.8 g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本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
量的一项理由是( )。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
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
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计算15.8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g。
(4)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
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内盛有20g H2、O2、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容器,混合气体发生了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的H2O为18g,请帮助该同学判断一下,剩余气体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