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582  46590  46596  46600  46606  46608  46612  46618  46620  46626  46632  46636  46638  46642  46648  46650  46656  46660  46662  46666  46668  46672  46674  46676  46677  46678  46680  46681  46682  46684  46686  46690  46692  46696  46698  46702  46708  46710  46716  46720  46722  46726  46732  46738  46740  46746  46750  46752  46758  46762  46768  4677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 g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实验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多少?
  (4)足量盐酸与100 t这种石灰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7年9月2日,我省清流县一载满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26 t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漏,流入附近小溪中。闻讯赶来的武警官兵立即垒坝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去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下图),并产生疑问。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在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盐酸25 g,所得溶液质量为28.3 g(杂质溶于水但与盐酸不反应)。求: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 g。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___ _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 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 g。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      S。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g。

(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能杀菌消毒,且能与水反应产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同学把1.8 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了0.224 L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 g/L).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

(2)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它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KClO32KCl+3O2↑,将10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 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10 g+2 g-7.2 g)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量是________。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3)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如将题目中“10 g氯酸钾”改为“a g氯酸钾”,其它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把足量的铁粉放入100 g稀硫酸中,并想通过硫酸的多少来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但发现少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什么?若想通过一定的方法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述实验操作)(友情提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信息“10 g CuO用氢气还原一段时间后,程得残留固体质量为8.4 g”,要求学生编制成化学计算题并求解。现摘取部分学生自编自解题中所设未知量的求解表达式,请你参照示例(1)在相关表达式右边短线上用文字简述x表示什么?

(1)16/1.6 g=18/x    x=18×1.6 g/16

示例:x表示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2)x=1.6 g×80/16÷10 g×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10 g×2/80-2×1.6 g/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