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氨水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碱,氨水中会发出的氨气(NH3)易与酸反应,如NH3+HCl=NH4Cl,试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有一瓶试剂,标签受损如右图,若要判断其是浓硫酸还是浓盐酸,可将瓶塞打开,用蘸有弄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剂瓶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即为浓盐酸,而浓硫酸则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气
D.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物质属于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 厕所清洁剂 | 洗发精 | 洗衣液 | 厨房清洁剂 |
pH | 1 | 8 | 10 | 13 |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精 C.洗衣液 D.厨房清洁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粉末中铁、铜的存在。
资料在线: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
(2Al+2H2O+2NaOH=2NaAlO2+3H2↑),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烧杯、大试管、量筒、滴管、燃烧匙、药匙、磁铁;稀硫酸、稀盐酸、Na0H溶液、氨水。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Ⅰ、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_________。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不用化学试剂,证明金属铁的存在可用 ____________ 。
(2)基于假设2,将混合金属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3)基于假设3,请你完成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说明仪器和试剂)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许粉末放入大试管中,再用滴管滴加 ,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清液得到 固体。 | 固体粉末 , 并有 。 | 仅除去铝 |
② | 再往大试管中加 ,充分反应。 | 固体 , 溶液 。 | 证明含有铁 |
③ | 将大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水,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 证明含有铜 |
Ⅲ、已知该金属粉末的组成为铝和铁、铝和铜两种情况。
(1)为测定混合金属粉末中铝的质量分数,将5.6 g的金属粉末中加入100 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a g氢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粉末为Al 、Fe时,a可能为0.2 g
B.当粉末为Al、Cu时,反应完全后,生成物的溶液里一定含有Al2(SO4)3和CuSO4
C.当粉末为Al、Cu时,若a为0.3g,则该种粉末中含铝的质量分数小于50%
D.当粉末为Al、Fe时,所需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
(2)若5.6 g粉末为铝和铜,加入97.6 g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3 g,求所得Al2(SO4)3溶液质量分数(Al2(SO4)3相对分子质量为342,要求有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军设计右图装置进行制取CO2的实验探究,经检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用胶头滴管滴入稀盐酸,此时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装置B的右端可观察到管内红墨水液面最终升至M处。若用同一装置,只将块状碳酸钙改用成相同质量的粉末状碳酸钙,滴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的稀盐酸,重复上次实验,发现装置B右端的红墨水液面比上次上升得更快,最终也停留在M处。根据装置B的实验现象,你从中得到的结论是:(至少写两条)。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装置B的管内红墨水改为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 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____,加入该液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装置中如果不放水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