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6919  46927  46933  46937  46943  46945  46949  46955  46957  46963  46969  46973  46975  46979  46985  46987  46993  46997  46999  47003  47005  47009  47011  47013  47014  47015  47017  47018  47019  47021  47023  47027  47029  47033  47035  47039  47045  47047  47053  47057  47059  47063  47069  47075  47077  47083  47087  47089  47095  47099  47105  4711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面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果我们逐个进行学习和研究,时间上不允许,同时也不便于寻找规律,因此有必要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学习。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3Fe+2O2Fe3O4

C.CH4+2O2CO2+2H2O                    D.2HgO2Hg+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铝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之一。关于铝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强的原因,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铝的化学性质本来不活泼,难被腐蚀;②市场上的铝材料通常是铝合金,合金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③铝性质活泼,表面能产生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认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相信你对身边的许多金属进行过观察和探究,你认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的表面呈现红色,在潮湿的地方放置较长时间会产生铜绿

B.硬币表面是银白色的,它可以导电

C.铅笔芯是用金属铅为主要材料制造的,它是黑色的

D.铁锅通常需要加一个木柄或塑料柄,因为铁的导热性能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6HCl====2FeCl3+3H2↑                  B.CuSO4+2NaOH====Cu(OH)2↓+Na2SO4

C.CaCO3+HCl====CaCl+CO2↑+H2O             D.Mg+O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图示装置测定因存放不当而部分变成碳酸钠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所取试样质量8.00 g、锥形瓶质量140.00 g,加入足量稀硫酸(质量为50.00 g)每隔相同时间读数一次,数据如下表:

读数次数

质量/g

锥形瓶+试样+稀硫酸

第1次

197.64

第2次

197.48

第3次

197.26

第4次

197.16

第5次

197.12

第6次

197.12

(1)不必进行第七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不低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 g,再把100 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球上物质种类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表一: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 ℃)

密度/g·cm-3)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溶质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表二: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对照表(0 ℃—30 ℃)

温度/℃

物质

0

10

20

30

氯化钠

35.7 g

35.8 g

36 g

36.3 g

碳酸钠晶体

7 g

12.5 g

21.5 g

38.8 g

请你分析上述两个表中的内容,并探究下列问题:

(1)由表一可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二可得出两种物质溶解度差异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烧杯内盛有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弹簧秤上挂了一块与氯化钠不反应且不溶解的金属块。向氯化钠溶液中加适量氯化钠晶体,则弹簧秤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个烧杯中,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2)四个烧杯中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3)若固体是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是(填“相等”或“不相等”或“不能比较”)____________。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固体物质,宜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结晶。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字母)____________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在家中厨房取得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A含有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