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闻香识茶——微粒不断运动 B.煤磨成粉——微粒体积变小
C.热胀冷缩——微粒间隙不变 D.水结成冰——微粒静止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分液漏斗(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时,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氧气,可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上图所示的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
A.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Ⅰ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图Ⅰ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完成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Ⅱ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Ⅱ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试将该物质写在空格内。
(1)小动物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___________变化,因为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制取氧气属于___________变化,由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_____,因此可使氮气先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探究活动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进行了以下的探究,其中能生成氧气的是( )
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加热过氧化氢 ③加热二氧化锰 ④在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氧气的化学性质( )
A.比较活泼,在高温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很不活泼,高温时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