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7027  47035  47041  47045  47051  47053  47057  47063  47065  47071  47077  47081  47083  47087  47093  47095  47101  47105  47107  47111  47113  47117  47119  47121  47122  47123  47125  47126  47127  47129  47131  47135  47137  47141  47143  47147  47153  47155  47161  47165  47167  47171  47177  47183  47185  47191  47195  47197  47203  47207  47213  4722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又补充设计了两步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步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步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丽同学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你参与探究:

实验过程:

(1)将两只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木炭和红磷;

(2)分别用酒精灯点燃木炭和红磷,将燃烧匙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胶塞;红磷燃烧观察到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待完全冷却后打开两侧止水夹。观察到右侧集气瓶几乎无水进入,而左侧集气瓶进水量约为      

查阅资料: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

结论解释:右侧集气瓶中水不能进入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4)某学生利用烧杯、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①该装置b和c中应盛放的药品分别是b___  ___、c ___  ____

②关闭止水夹d可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所利用的原理是:___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经常对所学的化学反应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快捷的记住常见物质的有关性质。右图中A,B,C,D都是我们初三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反应关系可以利用右图进行整理。

(1)若A, B,C,D均为单质,且B,C,D都能分别和A发生反应,其中C是最理想的燃料,D为黑色固体,B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则C为     (填化学式)。并写出B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C,D三种化合物均能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一种可以支持燃烧的气体A,且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B固体的颜色为    ,并求出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若D能生成A,A分别能和B、C发生反应,且D是一种难溶性的固体,C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则写出C与A,B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影响,燃烧就是我们人类最早应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发掘出50多万年前北京人使用火的痕迹。

(1)北京猿人使用自然火时,需要不断的向火焰中添加木柴和兽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木柴和兽骨”是        。到了三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会“钻木取火”,他们用植物的绒毛用力摩擦木柴的目的是        

(2)随着人类对燃烧的认识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

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3)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火,否则就会发生危险。在家中若发现天燃气泄漏并在小范围被引燃,可采取哪些简单办法熄灭火焰               。(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M点表示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t1℃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这时从上述溶液中取出20克,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向其中再加水      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方法)。

(4)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恰好饱和,不变的量有              

(5)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从白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绿色,有异味,且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

②之后还要向得到的液体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作用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③小组同学利用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X,对水进行消毒。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 NaClO2 == 2 NaCl + 2 X,则X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又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图1所示的实验,写出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验证了两集气管的产物之后小组成员又画出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分别用“    ”和“    ”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①小明同学认为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一个粒子,请从下列A,B,C三个图示中选出       ,小明做出此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A.          B.         C.

②通过以上分析小组成员得到了以下结论:即分子与原子主要不同之处是(答出一点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通过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我们发现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自身的结构特点对其化学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结构决定性质”,按着这样的思路填写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大理石

B. 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C. 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D. 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取一定量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放在一密闭容器中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下图是从不同角度绘制的此反应中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