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常见金属D的制取与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 ;B是 ;E是 ;工业上E气体与B气体有相同的用途是 。
(2)写出上图中①③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③ ;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农业中常用蓝色溶液X配制杀菌的农药,那么 (能/不能)用铁桶盛装该蓝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它们燃烧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确定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和标识。
(l)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国“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限制发展高耗能的产业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为了减少废气对本地区空气的污染,化 工厂加高烟囱
(2)图中的信息告诫人类:二氧化碳等气体过多的排放,使__________ 加剧,导致全球变暖。为减少二氧化碳过多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你能做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科学家采取“组分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 )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的药品要科学的管理。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应 保存。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不宜选用的瓶塞是 (填标号)。
A.玻璃塞 B.木塞 C.橡皮塞
(2)下图所示试剂瓶中分别盛有四种常见的化学药品。
图中C 瓶中药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D 瓶中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 ,它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_________;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
(l)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_________(填序号)不足而引起的。
①维生素 ②油脂 ③蛋白质
(2)“××糕点”主要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该表回答。
①所含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盐的是_________,没有列出的一类营养素是___________。
②正常情况下,人每日摄入的油脂不超过60g,由此计算,每日食用该糕点最多不应超过_________g。
③糖类是人体所需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O2 B.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点燃法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D.用CO2鉴别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常用抗生素“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先锋Ⅵ”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不高于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mL B. 2 mL C. 3mL D. 4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体液的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pH过大会造成“碱中毒”
B.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C.氢氧化钠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