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室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的作用是 。
(2)将接口a和c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 性物质。
(3)已知:①CaCO3+CO2+H2O= Ca{HCO3}2;②Ca{HCO3}2 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将接口a和c连接,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将试管静置,是固液分离,则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或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 |
| 溶质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外泄。人体的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131,并对甲状腺造成损伤。碘片可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131原子的原子核带53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我国在一些极少数地区也检测到极少量的碘—131,这说明微粒是
{3}碘片中的“碘”指的是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如果人体内缺碘会导致 。
{4}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释放出的高温氢气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1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单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2)有些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进行吸附。
(3)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要求 | 区分羊毛线 和棉线 | 区分食盐水 和稀盐酸 |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
方案 | 灼烧闻气味 | 滴加酚酞试液 | 加水 | 灼烧闻气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了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可以变成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小亮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 合金,陶瓷,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煤,石油,液化气属于化石燃料 | B | 应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 胃酸过多的认可多喝柠檬汁 |
C | 电动自行车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动车喷漆可以防止钢铁的锈蚀 | D | 用汽油洗涤油污使乳化作用, 用氮气做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化学角度看,下了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