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白色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加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请选用图中提供的实验装置,根据以下要求,填写空白。
(1)加热分解碳酸氢铵,白色固体应加入装置_______________中。(填标号)
(2)分解产物之一是水,为验证它,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检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物之二是一种气体,通过装置E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产物是_____________。(假设已除去另两种产物)
(4)产物之三是氨气(NH3),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氨气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
(5)碳酸氢铵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盐溶液中加入细的食盐粉末,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大部分酸式碳酸盐不稳定,加热后容易转化为正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可制得纯碱,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方法进行生产时,所用的起始原料有哪些?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2)最终产物是哪些?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你认为正确的是( )(用序号回答)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作为起始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
C.反应不需加热
D.副产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八种物质中选出四种,使得各线条相连的物质均能发生反应且生成难溶物。
(1)写出①②③④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连线(2)(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写出由铜、消石灰、空气、稀盐酸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请把所选的试剂填入括号内。
(1)BaCl2、KCl( )
(2)Ca(OH)2、NaOH( )
(3)NaOH、Na2CO3( )
(4)NaCl、Na2SO4( )
(5)HCl、NaCl、NaOH( )
(6)HCl、BaCl2、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拟用实验方法除去下列(1)~(4)中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限从A~D提供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中进行选择,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A.加适量的稀盐酸,搅拌、蒸发、结晶
B.加适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沉淀
C.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沉淀
D.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沉淀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杂质碳酸钠_______________;
(2)铜粉中混有少量杂质锌粉_____________;
(3)氯化钠中混有少量杂质碳酸钠_______________;
(4)氯化钾中混有少量杂质二氧化锰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家庭厨房用量最多的碳酸盐是_____________,用量最多的盐酸盐是_____________;食醋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D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C、D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A为碱溶液,B为盐溶液,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