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SO2 B、NH3 C、N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B、A、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4:1:3 B. 3:1:2 C. 4:1:2 D. 3: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2:3 B、2:1 C、3:2 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4.6 g某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中【 】
A. 只含碳、氢元素 B. 只含氢、氧元素
C. 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 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进入9年级学习化学,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覃浪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
| |||||
实验现象:(I)、(IV)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 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
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也发生了反应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浑浊。彩云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启示 | |
方案1 |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
|
|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
方案2 |
|
|
| 从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
官龙同学认为彩云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CO2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