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将一定质量铜锌合金的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硝酸铜 B.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银 D.滤渣中一定含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通入氨气(NH3)后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氨气是碱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D.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2年5月山东媒体报道称,一些菜贩使用有毒物质——甲醛(化学式为CH2O)对长途运输的大白菜保鲜。关于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D.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仅占3.27%,和发达国家比,有较大差距。以下是公民科学素质调查问卷中的四个判断正误题,其中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新能源 B.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污染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D.温室效应是天气太热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未知浓度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氢氧化钡溶液15g,逐滴加入该待测稀硫酸,同时测定并纪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过滤后得到滤液32. 67g。
计算:
(1)反应后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g。
(2)求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可能用到的资料:
①相对原子质量:H-1 10-16 S-32 Ba-137
②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 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1)将纸条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
(2)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设计与实验】
小明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②。 图中b为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a、c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1)通过对比观察图中a、b得出结论: 猜想_________不正确。
(2)打开活塞K,滴人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不正确。
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________正确。
③试纸______首先变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裴置进行简单的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搽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三种物质,甲、己、丙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且丙是一种气体单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圈。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