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9800  49808  49814  49818  49824  49826  49830  49836  49838  49844  49850  49854  49856  49860  49866  49868  49874  49878  49880  49884  49886  49890  49892  49894  49895  49896  49898  49899  49900  49902  49904  49908  49910  49914  49916  49920  49926  49928  49934  49938  49940  49944  49950  49956  49958  49964  49968  49970  49976  49980  49986  4999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3)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若将a物质从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宜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5)要使c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         ,B的主要成分          ,X是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理论分析】: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

                                                                 

      (2)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设计】

      (3)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①                    

方案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3

第3次

10

1.6

第4次

10

m

(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        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解析】(1)由第一次剩余物质质量可以看出加入10克盐酸可以溶解固体8-5.5=2.5克,而第三次只溶解了3-1.6克=1.4克,说明碳酸钙已经反应没了,剩余的1.6克即为杂质了,故第四次加入10克酸后还应该剩余1.6克,因为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2)共8克固体,杂质为1.6克说明碳酸钙的质量为8-1.6=6.4克,故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4克/8=80%

(3)可以选择第一组,反应掉碳酸钙的质量为(8-5.5)g,据此就可以计算10克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了,具体步骤见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焚烧毒胶囊   B.雪融为水    C.折叠纸人  D.菠萝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某同学食物中的缺乏维生素,下列食物中能为他提供丰富维生素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们应该少用自化石燃料。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石油         B. 煤炭      C.酒精   D.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菜刀用后洗净擦干                   B.用洗衣水冲马桶

C.用便宜的地沟油炒菜                 D.家电不用时切断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纳米技术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的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这种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自然界的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成小分子的塑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聚碳酸酯是由许多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胶囊是由制药级明胶制成的,有些不法分子用含铬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制胶囊给人体带来一定危害。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铬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                                        

B.铬为非金属元素 

C.铬原子的相对原子为52.00 g        

D.铬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