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 S+ O2SO2
B.铁与稀硫酸反应: 2 Fe + 3 H2SO4===Fe2(SO4)3 +3 H2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2CO2↑ + 3H2O
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CuO + CCu +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①Co + 2HCl == CoCl2 + H2↑;②CoCl2+2NaOH == Co(OH)2↓+ 2NaC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为置换反应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②为复分解反应 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 + 3O22X+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 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液氨属于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AgNO3、Cu(NO3)2、Fe(NO3)2 B、Cu(NO3)2、Fe(NO3)2
C 、Fe(NO3)2 D、Fe(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B | CaO | 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u | Zn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A + B = C + 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C和D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10 gA和15 g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D的总质量为25 g
D.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